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珠三角“勞工荒”真相調查 普通工人收入並未提高

  • 發佈時間:2015-12-13 07:29: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張欽  責任編輯:陳娟娟

  在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作用下,“中國製造”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作為中國製造業的典型樣本,珠三角地區有著標本意義。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走進珠三角,試圖通過這裡洞察到中國製造業的真實生存狀況,記錄下中國製造業的突圍之路,探尋到中國製造業的未來發展。首篇解讀珠三角用工現狀。

  近幾年來,“用工荒”的説法始終在珠三角回蕩。那麼,“用工荒”究竟存在不存在?對於工廠而言,他們確實在為招工發愁,但其實他們更為留不住工人而發愁,因為在珠三角大多數工廠生産線上的工人的工作經驗不超過6個月!看似簡單的用工問題其實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現象

  勞務公司白吃白住請工人

  東莞的長安鎮是國內出名的電子製造業基地。做勞務仲介的關天華這幾天又開始忙活了,他剛把自己長租的那棟四層宿舍樓打掃出來,準備接待陸續從河南到來的一批又一批找工作的農民工。再過10天左右,大批農民工會從內地來到這裡,對於這些初來乍到的農民工,關天華可以為他們免費提供吃住,還免費為他們找工作。這些農民工要想享受到這種好事只有一個條件,就是有工廠招人時得隨時頂上去,不能挑不能揀,而且必須要幹滿6個月才行。作為交換條件,他們必須把自己的身份證押給關天華,幹滿6個月才能拿回。

  關天華在東莞開設勞務仲介公司已經有五六個年頭,三年前他的經濟實力漸強,開始用這種白吃白住招人的方式。其實這種模式在東莞並不少見,甚至已經形成了各自的勢力範圍,比如這家公司只接待河南人,那家公司只接待四川人,有的更是細分到了縣。

  雖然白吃白住需要成本,但當年關天華肯定就能賺回來,他擔心的只是來住的人不夠多。關天華的仲介模式是珠三角最傳統的,就是當工廠向他要人時,他可以按數量立刻帶去人,他可以在工廠的用工成本和工人實際的收入之間賺取差價。目前的行情大約是每個工人幹滿6個月,他能拿到3000元左右。

  不過他也感嘆,“現在能幹滿6個月的人越來越少了,春節一回家,能回來一半就不錯了!”雖然他也會扣押工人的身份證,但過春節回老家他總得還給人家。所以,春節成為關天華做這行最大的風險,有很多同行則會選擇春節過後再給工廠派人,但那時的利潤就低了很多,因為每年11月、12月間是工廠用人的旺季,這個時候能招來人,工廠願意提供更高的“提成”。在這方面,勞務仲介行業的市場化程度非常高,一切都是用錢來調節。

  在用工價格上,雖然工廠與勞務公司也時常會博弈,但往往最終還是工廠讓步,因為工廠更等不起!關天華告訴北青報記者,有時為了與工廠講價,他們明明握著大批工人卻壓著不派出去!

  探因

  用工成本是越來越高了嗎?

  很多媒體都曾報道越來越高的用工成本讓利潤微薄的企業開始招架不住,甚至紛紛考慮以機器人代替人工。不過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中國勞動力市場具有典型性的珠三角地區,自2012年以來勞動力成本並沒有明顯增長。以東莞為例,有人力資源公司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這裡普通工人的用工缺口有20萬人。儘管如此,北青報記者在實地採訪時了解到,目前這裡普通工人的實際收入大約為11元/小時。每天工作10小時,每月工作26天是珠三角地區的“標配”。照此計算,一名普通工人一個月的收入大約在2800元至2900元,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

  不過,目前東莞工廠的用工成本大約是14至16元/小時,相當於每月3600至4200元。那麼剩餘的錢去哪了呢?

  工廠付出的14至16元/小時的用工成本實際是從勞務仲介拿人的成本,勞務仲介則按照13.5元/小時與“工頭”結算,大約從中賺走1.5至2.5元/小時。“工頭”則給工人開出11元/小時的價格,從中賺走2.5元/小時。

  除了勞務公司,“工頭”也是整個鏈條的重要一環。工頭往往通過朋友找朋友、老鄉帶老鄉的方式籠絡到一批要打工的人,然後把他們交給勞務公司,從中獲得利潤。

  在整個鏈條中,“工頭”的利潤率看似最高,每帶來一個人每月能有600元左右的“提成”。但由於多數“工頭”手上的工人數量並不多,所以總利潤並不太高。而且因為手上的工人少,無法與工廠直接聯繫,所以只能依靠勞務仲介公司。勞務仲介則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線,雖然單價不高,但由於掌握的工人數量龐大,所以整體利潤豐厚。而且他們是有能力擺脫工頭的,比如前文提及的關天華模式,就是為了擺脫工頭直接吸引來工人。

  仲介

  有勞務公司年利潤幾千萬

  有知情人告訴北青報記者,由於一些全國性集團是招工大戶,往往指定幾家勞務仲介公司作為招工總代理,每年有幾千萬元的利潤不在話下。對於勞務仲介而言,他們與用工單位有著緊密的關係,基本是手裏有人就能放出去,就能穩拿到錢。所以他們會千方百計地招工人,用免費吃住留住工人並不奇怪。不過根據勞務公司與工廠簽訂的協議,必須保證工人在廠裏幹滿6個月才能拿到全額“提成”。由於工人流動越來越快,勞務公司想全額拿到這筆錢也越來越不容易了。

  不過據北青報記者了解,這種完全靠“抽人頭”營利只是勞務公司的一种經營模式,行內俗稱“同工同酬”,就是把人推薦到工廠工作。另外還有一種模式則是“勞務派遣”,即勞務公司以一定價格與工廠進行結算,然後工人的工資和三險都由勞務公司發放,相當於工人屬於勞務公司,被派到工廠裏工作。這樣的好處就是,勞務公司對工人的控制能力加強,他們可以把工人的身份證扣住,工人無法輕易離職。

  

  另外,這兩年還發展出一種新的用工模式,就是勞務公司乾脆把工廠的一條生産線包下來,在自己組織工人生産的同時還涉足生産環節的經營。這種模式往往會是一些有過生産經驗的人開辦的勞務公司,但這就要考驗勞務公司的老闆的經營能力,很難説是否賺得更多。

  總而言之,無論勞務公司以哪種方式向企業派送工人,都會從企業的用工成本中佔取不小比例的利潤。

  廠方

  零散工人企業反而不願找

  那麼工廠與工人之間能不能直接接洽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目前是這樣。資訊不通暢是攔截這個最高效途徑的主要原因。

  北青報記者近日在這兩個地區採訪時看到,很多工廠確實為了招到工人絞盡腦汁,很多工廠都想出了“老鄉帶老鄉、家人找家人”的主意,就是鼓勵廠裏的工人把自己的親朋好友都叫到廠裏做工。作為獎勵,往往叫來一個親友老鄉來廠裏上班,幹滿半年就能給“挖人”者幾百元的獎勵。“去年的價碼基本是一個人600元,今年有的已經開到了800元,尤其是現在用人旺季到來,沒準價格還會水漲船高!”一名在電子廠上班的工人告訴北青報記者。

  雖然渴望招工,但對於主動找到府應聘的零散工人,多數企業並不熱情。首先他們希望對應聘者知根知底,但這很難做到,作為企業的招聘人員是不願意承擔這種風險的,他們更願意與勞務公司“公對公”地打交道,即便出了什麼事情也説得清。

  此外,工廠高度依賴勞務公司的另一個客觀原因就是,零散應聘的工人數量畢竟太少,反而拉高了招聘成本,還不如支付“提成”規整地獲得工人。尤其在用工旺季,有的工廠一兩天內要招到幾百上千工人,只有勞務公司才能夠做到。

  久而久之,工廠與勞務公司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甚至一些企業的招工人員與勞務公司之間或明或暗的利益關係也成了行業潛規則。

  工人

  任性90後是“説走就走”的打工者

  趙昌進是順德一家勞務仲介公司的總經理,早年他曾在當地一家大型電子企業負責人力資源,具體的工作就是招聘務工者。漸漸的,他發現了勞務仲介的豐厚利潤,於是辭職自己開辦了這家公司,從甲方變為了乙方,也使自己的身家在幾年內翻了幾倍。

  正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趙昌進接到了一個電話,來電者是他之前的員工小趙,離職了一個多月後他又想回來上班了。今年22歲的小趙曾在這家公司負責招收打工者,每找來一個人就能得到一筆提成。9月份業務好時,小趙一個月光提成就掙了5000多元,本以為小夥子該滿意了,但趙昌進沒想到小趙拿到提成的第二天就辭職了,理由是要出去旅遊。

  “這就是典型的90後!”趙昌進現在想起來還有些無奈,“現在工廠面臨的問題也在這裡,留不住工人已經是生産線上最大的隱患!”

  “這些90後啊,真是説走就走!”這是很多珠三角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感嘆最多的一句話。一位企業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這些90後家境未必都很好,有的家裏也需要他們貼補,但個性強是這些年輕人的共同特點。他們不是光盯著收入的多少,而是會挑剔工作條件、住宿條件和企業的文化氛圍。“很多工人在應聘時不是先問收入,而是打聽‘要不要上夜班’、‘一週要加幾次班’”。他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90後還在意工廠宿捨得住宿條件,“幾個人一間”甚至“有沒有網線”都成為他們綜合考量要不要到一個工廠上班的因素。如果一個工廠的住宿條件不好,就算每月工資多幾百塊錢可能都吸引不到人。

  説走就走,也説回來就回來,這種工作的不確定性,更加劇了珠三角表面上的“用工荒”。

  文/本報記者 張欽 圖示製作/王慧

  樣本分析

  “用工荒”究竟存不存在?

  “用工荒”究竟存在不存在?對於工廠而言,他們確實在為招工發愁。但其實他們更為留不住工人而發愁。一家大型家電企業的高層向北青報記者感嘆,儘管越來越多的務工者不再願意讓外界稱他們為“農民工”,但事實上他們在內心並沒有把自己當作企業的成員,因為家裏收糧食、甚至因為朋友結婚辦喜事就可以輕易離職回家。每年春節對於企業都是一次大考,為了能讓返鄉過年的工人還能回來,企業可謂絞盡腦汁——前幾年是免費吃住發補貼還得辦晚會,才能留住一些工人不回家;現在一些企業更是想出了包車接送工人回老家的方法,有的大型企業春節放假時要包上百輛大客車送不同省份的工人幾百公里上千公里回家,春節過後再包車把他們免費接回來,目的只是為了提高工人的返工率。

  每個工人工作滿6個月就要給勞務公司付出3000元的“提成”,企業的代價不可謂不高。但工廠不希望人員流動過快,希望工人長期留住,肯定不僅僅是為了衝抵這3000元的成本,更是為了維持住工廠的正常生産秩序。

  很多企業人士都表示,“與普通工人相比,企業更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工人。”但一個數字讓人難以置信:在珠三角大多數工廠生産線上的工人的工作經驗不超過6個月!但這確實是真的,而在德國、日本生産線上大多數都是有十幾、二十甚至更長工作經驗的産業工人。

  “看似簡單的用工問題其實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前述家電企業高層感慨,如果這種用工問題不解決,中國製造的升級則會更艱巨,到達我們所呼喚的工匠精神的道路也會更漫長。文/本報記者 張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