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同比漲幅擴大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須加快推進
- 發佈時間:2015-12-10 07:26:5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11月CPI同比漲幅擴大,PPI跌幅持續持平表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須加快推進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11月份CPI同比上漲1.5%,環比與上月持平;PPI同比下降5.9%,環比下降0.5%。
有關專家指出,CPI繼續處在“1時代”,我國完成全年3%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已經沒有懸念。PPI跌幅連續4個月持平,仍然主要受輸入性通縮和國內産能過剩影響。從未來走勢看,仍需進一步加大穩增長的力度,在繼續推動貨幣政策寬鬆的同時,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CPI仍處“1時代”
11月份,CPI環比與上月持平,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繼續處在“1時代”。
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持續處於較低水準。1月份CPI同比僅上漲0.8%,漲幅創下61個月來新低。此後,CPI同比漲幅雖然有所擴大,但除8月份當月受部分地區高溫、暴雨天氣交替等因素影響回升至2.0%以外,其餘月份CPI均在“1時代”徘徊。
前11個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4%。這也意味著,我國完成全年3%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已無懸念。
11月份,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3%和1.1%,漲幅分別比上月擴大0.4個和0.2個百分點。部分分類價格同比漲幅相對較高,掛號診療費、豬肉、鮮菜等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6.6%、13.9%、9.4%。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説,11月份CPI小幅上升,一是受天氣原因影響,鮮菜、鮮果價格上升明顯;二是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等服務類價格有所回升;三是11月翹尾因素0.3%,比10月上升0.2個百分點。不過,未來CPI回升的動力不足,仍將處於低通脹水準。
工業通縮壓力延續
11月份,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5.9%,環比降幅略有擴大、同比降幅與上月相同。這是PPI連續45個月同比下降,也是2009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
11月份,PPI環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認為,11月份PPI環比降幅擴大,一方面是由於部分工業行業價格降幅擴大;另一方面,石油加工價格環比由升轉降,由上月上漲0.2%轉為本月下降1.9%。
從PPI走勢看,目前工業通縮壓力仍在延續。連平分析説,一方面,資源能源相關行業價格跌幅加大,越接近資源能源初級産品行業的價格跌幅越大,反映需求疲弱和去産能壓力較大;另一方面,輸入性通縮壓力加大,工業購進價格跌幅大於出廠價格。
“持續的工業通縮對經濟增長帶來壓力,反映出資源能源行業産能供給過剩的問題,需要採取結構性改革化解産能過剩,同時提升有效供給滿足消費需求和推動第三産業發展。”連平説。
物價將保持較低水準
對於未來物價走勢,多家機構分析認為,CPI將繼續保持低通脹格局,而PPI的跌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CPI中的食品價格將隨季節性波動,而非食品價格則低位運作,預計未來CPI將保持低通脹格局。”連平分析説,生豬存欄量連續4個月回升,根據豬生産週期,豬肉供應量將逐漸回升,生豬出場價格已經逐漸下降。由於年末春節臨近,肉價將進入短暫的上漲階段,但漲幅有限。
此外,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下行和國內經濟較為疲弱的環境下,非食品價格缺乏上漲動力,整體漲幅維持低位。原油價格仍在低位震蕩,燃油及石油製品相關産品價格同比持續負增長。經濟增長動能向第三産業轉移,服務類價格基本運作平穩。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2016年CPI全年漲幅預計在1.6%。其中,翹尾因素影響CPI約0.55個百分點,油價因素影響約0.09個百分點。
從PPI情況看,由於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中仍可能下行,資源能源行業和初加工環節去産能壓力大,PPI跌勢仍將延續。
連平分析説,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在低位震蕩甚至進一步下行,輸入性價格下降帶來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降幅可能繼續擴大。全球市場的需求疲弱和供給充足導致國際原油價格缺乏反彈動力,石油相關工業製品價格負增長局面難以扭轉。不過,由於石油天然氣價格已經很低,繼續大幅下降的空間有限,相關生産資料中間製品同比價格出現跌勢企穩跡象,有助於PPI降幅的改善。
管清友認為,短期之內PPI負增長轉正是不可能的,但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PPI降幅有可能會企穩甚至收窄。
多位經濟學家認為,PPI持續下滑反映了疲軟的國內需求和大宗商品價格的頹勢。在經濟下行及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下,經濟內通縮壓力未見減緩,因此有必要繼續推動貨幣政策寬鬆。同時,也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化解過剩産能,提升供給領域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