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讓我們期待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2-07 01:34:35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斌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入倒計時。作為中國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會議,其對當前經濟形勢做出什麼判斷,如何定調2016年經濟政策,釋放什麼最權威的新信號,備受市場期待。筆者認為,為穩經濟定調,供給側改革背後的經濟調控新理念應該會在會議上得到體現。
供給側改革是近期的政策熱詞,它在11月中旬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被提出,隨後,供給側改革這一宏觀調控理念被高層連續闡述,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並不多見。供給側改革似乎成為中國宏觀調控最新的指向。
回顧2015年,經濟增速下滑,地方財政收支不樂觀,傳統工業企業生産經營狀況堪憂轉型壓力倍增,以房地産為代表的去庫存化面臨嚴峻挑戰。“投資出口占比太大,消費佔比太小”的時代正在遠去,而供給跟不上需求正凸顯經濟增長的結構性障礙。供給側改革正是解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困境的一把鑰匙。
2016年,不僅因為正處於新舊經濟結構轉換的“中繼期”,也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而且將面對美國加息、人民幣國際化、大宗商品持續低迷等外部複雜影響。走得好,結構調整應該可以見到明顯效果;走不好,會出現“舊的增長模式沒去,新的增長模式沒來”的尷尬局面。
而此時提出結構性改革正是體現宏觀調控思路的轉變。由以前的需求管理、短期刺激更多地轉變為供給、需求“兩手抓”,甚至將更多筆墨用於供給側管理。
正如業內許多專家預計的,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構性改革不會僅僅局限于某個行業的改革,而會涉及整個産業的轉型升級,另外,在改革方向明確的情況下,如何將改革落地,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難點所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近日召開的專家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在供給方面,繼續運用好結構性減稅等手段,推動“雙創”和“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促進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發展,扶持小微企業成長,發揮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對供給升級的倍增效用,擴大有效供給;在需求方面,要以更優品質的産品、更加豐富的新業態、更便利的服務,支援資訊、綠色、旅遊等領域新消費發展,在消費升級中釋放需求潛力。
經濟結構性改革,任重而道遠,非一日之功。短期是為了應對當下的嚴峻挑戰,長期則是追求一個供需匹配的新經濟結構。以國企改革為例,供給側改革可以提升國有企業的生産效率。不久前,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政府對國有企業在分類監管的基礎上,從傳統上的管人、管事、管錢,升級為管資本,注重提高國有企業供給系統的生産效率。相比民營和外資企業,當前國有企業的生産效率總體不高,主要不是源於“國有”的所有權結構,而是企業治理結構上的政企不分。用現代金融機制倒逼被充分授權的國有企業管理者按市場規律辦事,提高經營效率,是被廣泛證明有效的供給側改革路徑。
筆者相信,供給側改革與房地産、金融風險、産能過剩,以及發展實體經濟和降低企業成本等議題,可能成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焦點,尤其是供給側改革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經濟改革主旋律,併為落實推進“十三五”開好局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