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農村電商助力脫貧 "一號文件"或成大學生創業機遇

  • 發佈時間:2015-11-27 18:43:5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陳勇敢  責任編輯:張少雷

 

最主要勞動力人口群體成為農村網際網路的最大受眾 中青網財經製圖

  11月23日,中央決策層審議並通過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旨在通過産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援、醫療救助等措施,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並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11月9日國務院即發文指出,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更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11月23日,國務院公佈《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表示支援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涉農電商平臺建設。

  事實上,對於農村電子商務的頂層聚焦由來已久。2013年農村電商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此後的2014年、2015年,“加強農産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支援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均成為熱點內容。專家表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將連續第四年寫入文件,而且對其扶持的力度和過去相比或有較大突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教授對記者表示,農村電商作為一個聯結城鄉消費的雙向平臺,不僅對於發展鄉村經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手段。

  扶貧、脫貧、農村發展須産業政策引導支援

  內蒙古通遼市電子商務産業園是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之一。截止到11月22日,通遼全市電商交易額已超26億元,而市內的電子商務企業數量也已達到120家。電商成為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的頭等大事。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龐友表示,電商發展已經成為通遼發展的一張名片,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前來參觀、探討,互相取長補短。

  據通遼市政府宣傳部門介紹,早在2013年,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注意到電商發展的迅猛勢頭。在市委提出的“三高一新”發展定位下,培育、扶持、壯大電子商務成為通遼政府引導産業轉型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開發區正式出臺了《開發區關於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針對電商的發展個性化需求,在倉儲配套、跨境物流、信貸融資等環節均制定了相關的扶持政策。截止到目前,通遼開發區轄區已聚居了各類電商企業120家,其中10大品牌電商均指向農村電商服務平臺,電商從業人員5000多人,間接帶動了2萬多人就業。

  王健教授也表示,當前,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日漸流行,如何利用資訊技術服務於農村電商發展,也是政府需要思考的方向。

  農村電商“一易一難” 大學生創業存機遇

  走出鄉村的大學生會選擇返鄉創業嗎?走出鄉村的大學生面臨著文化傳統上的挑戰,“衣錦還鄉”仍然是一個非常流行的社會現實。“大學生好不容易走出農村,並且已經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要承認當下農村和城市之間仍然面臨著資源、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等方面的差距,回鄉創業、就業還處於‘理想’狀態。”王健對記者稱,“改善農村的居住環境、基礎設施等也是發展的迫切要求,這對於農村電商的規模化和便捷化有好處,也能提高鄉村對創業大學生們的吸引力。”

  從事電商業務多年的味道網CEO華海濤也表示,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他並不多見。不過,大學生村官卻在農村電商中起到一個聯繫的作用。華海濤介紹,味道網熱銷的土雞便是來自雲南省瑞麗市戶瓦山。“這種土雞能上市就是大學生村官努力的成果,他們一方面與村民結合成合作社的模式,不僅指導、幫助村民科學餵養土雞,也通過企業的市場化運作,將山裏的好東西運送到城市裏來。”

  在華海濤看來,大學生與農村的結合也面臨著現實問題。“政策支援當然是主要的,但政策意願與基層職能部門的落實往往還有距離,包括大學生村官也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農村電商的發展模式仍然有待探索。”

  目前資本巨頭下鄉佈局農村電商的步伐正在加快,據阿里巴巴集團介紹,從2010年開始,其各平台下農村電商業務的銷售額以每年100%的速度增加,預計2015年銷售額將輕鬆突破1000億元。傳統農業巨頭新希望也與農業電商一畝田達成戰略合作,開拓農業市場。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公開披露的農村電商投資案例超過30起,合計融資金額超過15億元。

  “現在包括巨頭在內的農村電商也都處在探索的階段,市場遠遠未到激烈競爭的局面,這實際上給予了創業者,尤其是打算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們很多機遇。”華海濤對記者説。

  “要吸引大學生到農村去就業創業,政府政策支援力度仍然要加大。並且更要善於運用資本和先進技術的力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王健教授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