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央行: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保持鬆緊適度

  • 發佈時間:2015-11-09 00:29: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央行在最新發佈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鬆緊適度,適時預調微調,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表示,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改善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多措並舉,標本兼治,著力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同時,更加注重改革創新,寓改革于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針對金融深化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加強預期引導,強化價格型調節和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提高金融運作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採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的説法引起市場人士廣泛關注。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黃文濤分析稱,防止結構調整中的慣性下滑,表明貨幣政策就是托底式的寬鬆政策。不能過度放水和不妨礙市場有效出清的表述,表明央行一直希望把改革和市場自主的結構調整放在更重要位置。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當前經濟存在趨勢性下行壓力,關於貨幣刺激,市場存在一定預期。央行此時表明貨幣政策“中性適度”“不能過度放水”,相當於否定了大規模貨幣刺激的可能性。未來整體定位是中性適度寬鬆。

  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該句話是貨幣政策報告中的新增表述,但類似觀點央行此前曾經發表,並非新增量,也不宜過度解讀。實際上,央行連續降息降準並非主動放水,而是在外匯佔款趨勢性下降背景下的對衝操作。民生證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組負責人李奇霖表示,報告披露的三季度超額準備金率為1.9%,基礎貨幣比年初減少1.4萬億元。基礎貨幣減少因外匯佔款收縮,而降準的對衝措施不影響基礎貨幣,僅改變了準備金結構,將法定存款準備金轉為超額存款準備金。但從超儲率看,也僅為1.9%,較2015年二季度降低0.6個百分點,外匯佔款還是對流動性産生了收縮效應,目前看央行降準僅勉強算得上是對衝措施,正常的超額準備金率應該在2%至2.5%之間。儘管10月外儲超預期上升,但考慮到美國非農數據超預期,12月美聯儲加息概率顯著增加,後續央行仍需寬鬆對衝外匯佔款下降的影響。

  郭磊也指出,此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曾表示“3%的赤字紅線率可以反思調整”,這是一次重要的政策放風,暗示政策將主要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穩經濟,“寬財政穩貨幣”仍是政策主思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