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姚景源:“三個層面”把握中國經濟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8-23 07:23: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鵬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

  8月22日,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以“‘一帶一路’與全球變局”為題進行演講。當日,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來自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齊聚一堂。 中新社發 熊然 攝

 “中國經濟走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如何科學的、全面的把握、認識中國的經濟,我覺得核心在於把握新常態。”22日,在貴陽舉行的第八屆世界華文媒體論壇的專題演講中,中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如是説。

  就如何適應新常態,進而引領新常態,姚景源表示,可從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的結構以及增長動力三個層面把握。

  一是從經濟增長速度層面把握新常態。姚景源指出,現在中國經濟到了一個增長速度換擋期,因為中國經濟30年的高速發展中,在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同時,生態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及人口紅利都在減弱,特別是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亟須解決,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付出新的成本,這也是經濟增速下行的重要原因。

  “汽車高速行駛的時候要換擋,不可能一下子從五擋到一擋。”姚景源建議,在經濟換擋期,穩中求進是總基調,所以不能盲目追求數量,但要保持一定數量的增長。

  二是從經濟增長結構層面把握新常態。姚景源指出,中國經濟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就是結構層面,所以要調整産業結構。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發展好農業,中國農業現在還相對薄弱,機械化程度不高。其次是第二産業的調整。姚景源表示,中國工業成就輝煌,按照聯合國研究統計,在440種工業産品中,中國有281種産品産量世界第一。“中國第二産業的問題在於大而不強,缺少核心技術”。

  “從數據上看,2013年中國第三産業佔GDP的48.2%,但是相比發達國家我們還是很少的。”姚景源説,美國第三産業佔GDP的85%,全世界第三産業佔GDP的平均數據是60%。姚景源建議,中國的現代服務業在未來是關鍵。

  三是從轉換增長動力把握新常態。姚景源指出,過去中國經濟很重要的增長動力是靠要素的投入,包括資本、資源等,“這也造就了一批富裕者,比如煤老闆、礦老闆等”。而現在,中國需轉換增長動力。姚景源建議,用創新和技術進步來替代大量的物質投入,讓創新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點。

  姚景源介紹,2013年,中國新增市場主體是1000萬,2014年中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但是今年截至7月,中國新增加的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2.9%。

  “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根本的一點就是搞創新。”姚景源表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就是靠創新創業,青年朋友們應該高高舉起創新創業的旗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