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文化産業的趨勢與商機

  • 發佈時間:2015-08-04 10:34:5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由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莆田市美誠達李氏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學哲學系聯合主辦,北京海澱區委宣傳部和中關村網際網路文化創意産業園協辦,中國文化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文化産業前沿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成功舉行。

  本屆論壇以“網際網路+文化産業+”為主題,緊密圍繞當下網際網路+文化産業的各類熱點問題而展開。共有來自文化領域知識界、産業界及媒體等逾500人一同出席本次盛會。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副巡視員施俊玲、北京海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傑、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國家一級美術師及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李鳳強、太陽鳥遊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劉衛斌、中青網起源地頻道總監李競生、中國微電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雲、阿里巴巴集團政策研究室高級專家孟曄等專家和企業家共同出席,併發表主題演講。會議由北大文化集團總裁許曉峰主持。

  施俊玲:推進文化金融合作

  文化産業發展沒有金融的力量,沒有資本的力量恐怕還不會這樣快的就步入今天這樣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

  我國經濟潛在的增長率能夠支撐中高速的增長,關鍵要遵循發展規律,堅定發展信心,掌握髮展的主動權。具體到文化産業領域,如何科學把握文化産業的發展規律,特別是新形勢下的文化産業投資、消費、出口規律尤為重要。

  按照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三部委去年3月25號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上發佈的《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我國在創新文化金融體制機制,開發創新性融資産品和服務,整合産業政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的協同效果,並且推動落地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政策是協同的,特別是文化産業的政策,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同效果,我們在大力推動這樣一個産業政策疊加,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據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一季度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統計,截至2015年3月末文化産業中長期貸款餘額達到2124億元,比年初增長166億元,同比增長25.1%,高於同期中長期貸款平均增速9.4個百分點。根據中央擴大金融融資比例的要求,切實緩解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上協會連續三年推進文化企業債券工作,成效顯著。

  截止到2015年4月末,共有120家文化企業,128家文化企業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524支債券。累計融資4703.4億元,我們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的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一個引領、示範、引導、支援作用,按照新的預演算法的要求,結合財政資金使用的新趨勢,與財政部一道開展了中央財政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專項這樣一個實施工作,通過近20億元的貼息撬動超過2400億元的金融資本投入文化産業。

  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半年統計,截至今年年初A股市場文化企業已有上百家了,總市值2500億元左右,涵蓋了文化企業20多個細分的領域。在新三板掛牌的文化企業總市值是55億元,參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企業180多家,資本市場對文化企業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融資渠道。

  總體看來,我們文化企業在資本市場比重還不是很大,已逐步顯現了其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國的文化企業發展到今天,從萌芽的狀態逐步成長,已成為燎原之勢,資本的思維,特別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文化産業網際網路+資本+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資本的效益逐步顯現,這個月國務院出臺了積極推動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在各領域融合發展,塑造創新體系,激發文化創新活力,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文化産業如何適應網際網路+,資本的思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必須依靠資本的思維創新文化産業的商業邏輯,鼓勵文化裏的大眾創業,延伸文化産業鏈條,實現體制增速、轉型升級,這種由網際網路+資本的創新過程對傳統的文化産業提檔升級,就是一個文化産業再創業的過程。

  李鳳強:讓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一切財富的核心源動力其實都來自於創業,文化本身無形的概念可以抓住任何流行的東西,網際網路+其實是一個無所不在的工具。

  例如莆田的湄洲島,湄洲媽祖是近一千年來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一位真人真事兒有血有肉的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好多人説媽祖是莆田的雷鋒,她一生行善積德,通宵天文地理、人文醫學。時至今日,在全球33個國家有一萬多座媽祖廟,台灣總共2300萬人,信仰媽祖的有1600萬以上,完全佔據了台灣總人口的2/3。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力量,為什麼一個普通的女子活了28歲,能夠有3億多信徒,一萬多座廟來朝拜她。

  所以,我們提出三大核心規劃,打造朝聖島、旅遊島、生態島。也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的概念,把媽祖的文化傳播出去,湄洲島一年三四百萬的遊客,春秋兩次大祭,可以讓全球3億多的媽祖信徒都可以點讚、供香,3億多信徒,一天點一個香一塊錢而已,一年一千億,會帶動耦合效應,不僅是疊加效應。

  當代人如何把傳統文化借助當代網際網路,讓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主要三個主題:大文化、大旅遊、大健康。

  大文化進行跨界整合資源。大旅遊是在大文化跨界整合資源的大背景下,以一種上下、立體、多維、多層面的構築互聯互通的交織平臺,讓人們生活方式産生一種旅遊觀光,不僅僅是走馬觀花,更應該是身臨其境去體驗生活,去了解各民族各區域,各國的文化特徵,人文特徵,在旅遊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深化自己的意識形態。

  大健康是在大文化整合的前提下,大旅遊構建橋梁、紐帶,把中國,乃至影響全人類,如何把治療型的傳統健康産業轉型升級為預防型的養生概念,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壓力,就是老齡化問題。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締造一種在大文化跨界整合,如何把我們的未來健康,不僅是身體的健康,更應該是身心的健康,一個人活得不高興,活得很鬱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一個手機聊天,一個虛擬的可以溝通,但是還解決不了真正問題,養老候鳥式度假的線下的概念來銜接線上無所不在的互聯互通的概念,最終解決生命昇華、情感昇華都是通過線上聯繫,最終還得線下的把手言歡,打造一個生態迴圈體系。

  在國際上不能只有一种經濟模式,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歷史的過去它見證了中華民族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無私奉獻,無私分享我們的文明。所以,通過“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構想,主要是喚醒沿線人口,幾十個國家和人民對中華民族曾經走過的路,讓今天的中國經濟的動力帶動世界經濟發展,一直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

  孟曄:網際網路為文化産業賦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平臺為文化産業賦能。中美網際網路經濟已經領先全球,並且基於我們這樣的一些發展優勢,有可能繼續引領全球發展。

  網際網路+是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主的一整套資訊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並不斷釋放出數據流的過程。對於“+”的含義不是一個加號,而是一個化的過程,網際網路+傳統産業部門不是簡單的物理連接,而是要超越連接,形成網際網路和各個産業部門産生化學反應的創新的融合。傳統企業如何擁抱網際網路,阿里巴巴的總參謀長曾鳴做出一個很巧妙的東西,他把網際網路三個字拆開,他認為需要有三個階段,也就是聯、互、網,聯就是通過網際網路連接各方,是線上化,第二個階段是實現各方之間的交互,當然,這是在連接的基礎上通過數字化做到的,第三個階段是實現功能的疊加,也就是網路化。網際網路+的動力之源是什麼?我們認為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新的基礎設施,也就是所謂的雲、網、端,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網際網路、物聯網,端是我們的硬體設備端,像智慧的設備、可穿戴設備、感測器等等,雲計算是像用水、用電一樣去提供計算資源,網路拓展資訊流通的範圍,端實際上是決定了這個時代企業經營的模式。

  第二,網際網路不是萬能的,不是替代傳統的基礎設施,而是共同疊加去發揮更大的影響。在數據這種生産要素方面,我們認為資訊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其本質都是最大程度的釋放數據的流動和使用,能夠提升經濟社會運作的效果。按照馬雲的話來講,就是從控制為出發點的IT時代走向激活生産力為目的的DT數據時代。在江蘇的一個小村子,“11·11”當天銷售5900萬的産品到全國各地。我們看到精英的階層,我們的研究生團隊用我們天貓的大數據進行演算法優化,結果提升天貓在“11·11”交易額的15%。由於基礎設施和大數據的應用,確實改變了我們整個經濟發展。

  第三,基於新的基礎設施和生産要素的轉變,形成了新的分工體系,不是過去整個産業鏈條上下游之間的控制,而是一個網狀的大規模的社會化的協同,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只是提供一個平臺,更重要的創新是這個平臺之上的生態創新,很多的服務商從不同的角度滿足客戶的體驗和需求,這種平臺之上的組合式創新是網際網路發展的不竭的動力。這種大規模的社會化企業體現為眾包合作,網路協同和共用經濟,打破了原有企業的邊界,改變了原來的生産組織體系,甚至影響到我們勞動雇傭關係,我們的年輕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工作,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收入去實現他人生的意義。

  陳少峰:網際網路顛覆傳統傳媒

  預計到今年年底的時候,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文化産業市場價值大概會佔到中國文化産業的70%,不難看出,現在的網際網路文化産業顛覆了傳統的傳媒文化産業。

  我們思考網際網路文化産業之前,首先要思考幾個問題,第一,網際網路+首先應該像網際網路人一樣思考網際網路需要什麼樣的閱讀;第二,網際網路思維無邊界,所以需要有網際網路思維;第三,網際網路文化産業是走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文化産業,是以網際網路作為平臺或者是在這個平臺上發生的文化産業的交易;第四,網際網路文化創業可以集聚,可以形成網際網路文化産業園,在網際網路文化産業園裏,可以創業、創投和創投輔導,還有創業投資全部融合在一起。

  網際網路的第一個趨勢是大平臺,網際網路是無邊界的平臺,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第二,網際網路的規律是適合賣各種東西,不能只賣一種東西,除非你有別人無法擁有的東西。所以,要把網際網路的平臺當成一個包羅萬象的一個大賣場,然後通過賣場掌握了消費者的大數據。

  第三,網際網路上今後必須是個大聯盟,想辦法找出競爭對手,例如,做家電先找到其他跟家電沒關的人聯合起來成為合作夥伴再跟做家電的人競爭。所以,網際網路上就是合作替代競爭,否則沒有生存之地。

  第四,大整合。大整合網際網路的企業作為一個産業整合者,一種叫自我整合,一種叫被整合。線上整合線下,意味著要變成主動的整合者,否則就被整合,被整合的命運當然會使企業元氣大傷。

  第五,大視頻。今後的趨勢,網際網路由文字的時代轉為視頻時代,比如説慢慢的出現內容為王,頻道多樣化。

  第六,大植入。今後網際網路叫無處不植入。不管遊戲也好,視頻也好,包括微信,今後無處不植入,視頻內容會有很多的植入,有自主的植入,有合作的植入,有網路行銷以植入為主,所有電商都是植入為主,然後再賣産品。今後的電商很可能都是先有植入再有電商,那樣中國的産業升級就實現了,電商的改造可能是未來文化産業的改造。

  第七,大市值。將來利潤可能不再是一個問題了,企業的市值很高,不一定賺錢越多市值才高,應該關注未來和市場定位。京東已經虧了十年了,傳統的怎麼可能虧十年,而京東越活越好,虧了市值還很高,可以通過市值出讓一部分股份或者抵押貸款,或者發行債券,各種各樣的方式融資。市值越來越大,這就是新的商業模式。

  第八,大研發。大家知道美劇在網際網路上很少了,需要做網路劇,我們開始進入大研發,網際網路上包括政府出臺的不能亂播別的東西,要得到授權,我們今後要聯合研發自主的産品、自主的IP,這個將來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九,大創新。在研發的情況下,我們有很多創新,包括大公司的創新,小微企業的創新,還有微電影的商業模式創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