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排放量13年被高估106億噸 "揹黑鍋"太冤
- 發佈時間:2015-08-21 08:18:00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2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聯合哈佛大學、清華大學等24所國內外科研機構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上發表報告,首次核算了基於實測排放因子的中國碳排放總量。結果表明,中國碳排量在過去13年被高估106億噸,是《京都議定書》框架下具有強制減排義務的西方發達國家自1994年以來實際減排量的近百倍。
英國《衛報》報道稱,在這份名為“中國化石燃料與水泥生産碳排放核算修正”的報告中,研究人員分析了4200個煤礦的煤炭供應數據,核算工作覆蓋中國99%的碳排放種類和部門,發現中國2013年碳排放總量比先前估計低約15%。美國《國際財經時報》評論説,碳排放量被大幅高估,使中國背負了不該有的壞名聲。
目前,國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國際機構依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方法和能源統計數據進行估算,碳排放數據發佈機構包括世界銀行、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和國際能源署(IEA)等。《衛報》稱,此次是在估算中國排放量時首次考慮燃料品質。英國路透社説,新研究推算,考慮到低質煤,中國2013年碳排放量為91.3億噸,低於歐盟全球大氣研究排放數據庫提供的數字。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20日對《環球時報》説,受研究方法影響,不同機構會有不一樣的研究結果,國外很多研究會根據對當地的研究,直接套到中國上。
法新社20日稱,今年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次締約方會議將在法國巴黎召開。碳排放清單是國際談判的主要依據。王庚辰説,國外一直關注中國碳排放問題,因此中國的碳排放不只是環保與科學,同時涉及中國經濟發展與國際談判中的外交發言權。在年底的巴黎峰會上,中國是否會把這個報告納入其中還是未知數,但國內學術界一定會關注,並且不同研究機構將繼續研究。
路透社援引專家的話説,儘管該研究可能緩解一些壓力,但中國仍需努力限制上升的溫室氣體排放。中科華碳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曉博20日對《環球時報》説,這次的研究會為中國在國際會議上爭取放緩減排空間,但目前中國發展模式粗放,減排雖會令企業經歷陣痛,但可以促其發展更成熟的生産技術。“這不會改變中國仍是全球最大排放國的現實。這將給中國欠發達地區一些碳空間,但它不會擾亂中國的減排努力。”報告的作者之一、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國際發展學院教授管大博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