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碳排放量被高估

  • 發佈時間:2015-08-21 02:29: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房琳琳 張夢然)一項對中國兩種主要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的分析研究顯示,最近一些年,中國的碳排放量可能被高估了——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産生的碳排放比原先估計的少2.9億噸。

  研究團隊使用了新的排放因子(消耗單位燃料時氧化的碳量)和更新後的能源消耗數據,分析了中國1950年到2013年來自燃燒化石燃料和水泥生産帶來的碳排放。他們估計,中國的排放量比全球大氣研究排放數據庫2013年估計的要低14%,比最近一次2005年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彙報的碳排放量低12%。

  2010年至2012年,全球燃燒化石燃料和水泥生産造成的碳排放中,3/4的增長量發生在中國。但實際上,使用不同的官方能源消耗數據來源和排放因子來評估給定年份中國碳排放量,估計值可能相差高達40%。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國家發展學院教授關大博介紹,他們在研究中用了一個很重要的新指標——“燃料品質”,這是該指標首次被應用於排放量調查研究中,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和大多數國際數據源小組並沒有將之考慮在內。

  關大博説:“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國,但其燃燒的以褐煤為主的煤炭品質較低,與歐美國家的燃煤相比,熱量含量更低、碳含量更少。我們的研究顯示,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些年被持續高估了。”

  研究發現,中國2000年至2012年的能源消耗總量比官方數據高出10%,但是中國煤炭的排放因子平均比IPCC建議的默認值要低40%;同時,水泥生産的碳排放比從前估計的要低32%到45%。

  中國是首批針對燃煤品質進行全面調查的國家之一,全球協作對此進行的研究旨在幫助其他燃煤大國如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了解他們的真實煤炭消耗情況。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發表在8月20日的最新一期《自然》上的這項研究,由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領導,15個其他國際研究機構參與了合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