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出口7月“跳水” 加工貿易轉移或是主因

  • 發佈時間:2015-08-09 08:37: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中國前月初現暖意的出口數據7月再度“調頭”負增長。除了外需乏力、基數效應、強勢人民幣(6.2097, 0.0000, 0.00%)等因素導致貿易條件惡化,北京專家分析,佔比較大的電腦和紡織品服裝等加工貿易産品出口下滑,很可能是産業轉移的表現,中國亟需從産業結構上培養新的貿易增長點。

  中國海關總署8日公佈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下降8.8%。其中,出口下降(同比,下同)8.9%;進口下降8.6%。

  毫無疑問,7月出口“跳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數據本身看,由於去年7月出口增速出現脈衝式上升,今年7月數據很大程度上受到基數效應的拉低作用。

  此外,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拖累來自美元走強帶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尤其是對歐、日出口受匯率拖累明顯。在前期歐日等貨幣大幅貶值背景下,強勢人民幣導致中國貿易條件惡化。

  “固然要看到外部環境嚴峻,但還要從産品結構上尋找新增長點”,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數據顯示,今年電腦、紡織品服裝等加工産業很可能發生訂單轉移,中國亟需從産業結構上培養新的貿易增長點。

  1-7月,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9.3%,下滑幅度大於一般貿易。一直以來,電腦及電子産品、紡織品服裝是中國加工貿易出口的“傳統強項”,但數據顯示,這些原先的增長點今年出口下滑嚴重。

  何偉文根據海關總署數據計算,1-7月,電腦及零部件産品的出口同比減少約138.22億美元,手機及零件出口增長約100.47億美元,兩者抵消,電腦、電子通訊等産品“總賬”減少約38億美元。1-7月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同比減少71.76億美元。

  “一共同比減少大概109億美元,而同期出口總額減少102.88億美元,可見出口減少的主要是這兩大類”,何偉文分析,“這很鮮明地表現出加工貿易的轉移,而且並不是單月短期現象,我們要有新的增長點”。

  就轉移方向,何偉文稱,這因具體産品而不同,有可能流向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區,也可能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等,“這也印證了‘中國製造2025’、産業升級的迫切性”。

  今年7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六大政策措施,並要求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隨後,國務院頒布“國七條”從貿易便利化、穩定匯率、促進口等多方面著力“穩外貿”。這些措施及時有力的,也在幫助中國外貿從結構上找出路。

  進口方面,目前進口持續不彰的癥結在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以及中國國內經濟換檔轉型在進口産品結構上的反映。如原油進口額同比大幅凈減,但進口數量仍是增長。另以積體電路為例,這個曾經的進口支撐點,正在因為國內發展自主品牌而萎縮;曾經的豪車瘋狂進口也因國內氛圍平靜。

  “産品結構也解釋了中國自主要貿易夥伴進口的下降”,何偉文説。今年以來,大豆進口價格的劇跌解釋了中國自美國進口的下滑;鐵礦砂價格下降解釋了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高達25.7%的下跌;原油價格暴跌解釋了中國自俄羅斯進口額的劇降;汽車進口低迷也可以解釋中國自歐盟、日本進口的萎縮。

  “這樣看出來,進出口的下降不是短期的偶然季節性波動,而是趨勢性因素。”展望下半年貿易形勢,何偉文建議抱著“謹慎嚴峻”態度。

  當然,中國外貿也存有利因素。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看來,中國亦面臨著新的有利局面,包括“一帶一路”創立;大量吸收外資且沒有出現資本外逃;資金“走出去”也會拉動商品的輸出;和“産能國際合作”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