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30省份披露上半年財政收支數據 山西收入連降

  • 發佈時間:2015-07-31 07:04: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進入7月以來,地方開始陸續公佈上半年財政收支數據。在經濟下行、萬億地方債償還和力推積極財政政策的背景下,這一數據格外引人關注。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目前30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或詳或略地披露了上半年財政收支數據,黑龍江省尚未公佈。

  據本報統計,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達到兩位數的有10個省份,西藏以23%的增速領跑。16個省份為個位數增速,4個省份現負增長,其中遼寧增速墊底,同比下降22.7%。增速最高的西藏和增速墊底的遼寧相差約46個百分點。

  由於口徑不一,在可比的20個省份中,10個省份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達到預期目標,9個省份未達預期,1個持平。

  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財政收入領先,中西部地區增幅放緩,地區之間差異較大。

  受益於金融業、資訊服務業等第三産業,上海、北京、廣東等地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靠前,而受工業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土地市場低迷等影響,資源型省份、傳統工業重地的遼寧、山西、新疆等地財政收入陷入負增長。

  收入增速大比拼

  去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20餘年來首次跌為個位數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以財政收入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來概括這一新常態。

  今年上半年,30個省份中,西藏、上海、北京、江西、重慶、湖北、廣東、陜西、天津、江蘇和湖南財政收入增速高於10%。其中,西藏以23%的增速居首。

  另外16個省份增速低於10%且實現正增長,其中河北、雲南微增,而吉林擺脫前五個月負增長頹勢,以0.9%的增速跨入正增長序列。

  遼寧、山西、新疆、青海則沒這麼幸運,四地上半年財政收入現負增長。據媒體報道,尚未公佈數據的黑龍江,上半年財政收入抑或為負增長。

  從東中西區域來看,上海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領跑東部,中部財政收入增速第一名則為江西,西藏則毫無懸念領跑西部,不過西藏財政收入體量較小(65億元),重慶緊隨其後。

  從上半年財政收入絕對數值來看,廣東以約4613億元居各省份之首,江蘇以約4129億元緊隨其後。上海、山東上半年財政收入超3000億元,而超2000億元的省份包括浙江、北京、湖南等地。

  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6.6%,若以此作為各地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平均線,位於平均線之上的省份達到19個,1個省份持平,10個省份低於該平均線。

  若以各地年初預算目標相比,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高於預期目標的有西藏、上海、北京、江西等10省份,其中上海增速高於預期約6個百分點。浙江省剛剛達到年初預期目標,遼寧、山西、新疆等9個省份未達預期目標。其中,遼寧低於預期目標約25個百分點。

  東部地區冰火兩重天

  上海和遼寧同在東部地區,但兩者上半年財政收入則是冰火兩重天。

  受益於金融業等第三産業稅收快速增長,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213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13.1%,若不是同口徑,這一數字則更高。

  上海市財政局分析稱,在服務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的帶動下,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其中,來自第三産業的財政收入增長14.5%,佔收入總量的80%。

  而在第三産業中,金融業、資訊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財政收入分別增長56.2%、29.5%和17.9%,合計貢獻財政收入增量近七成。

  東部省份廣東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11.9%,也在全國位居前列。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近日表示,全省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上半年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3.2%,拉高了全省增幅。這一高速增長,也得益於以金融業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帶來的收入大幅增長。

  同在東部地區,遼寧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60.1億元,同比減少428.6億元,下降22.7%。其中,核心的稅收收入同比降幅高達29.4%。遼寧財政廳對上半年增速下滑原因歸納了四點:經濟持續下行、上年同期高基數、減稅降費和做實收入。

  遼寧省財政廳分析稱,涉土稅收仍是主要減收項目,佔稅收減收額的七成以上。上半年,全省四項涉土稅收合計減收額佔稅收減收額的70.5%,同比下降51.7%,相應拉低稅收收入增幅20.7個百分點,仍然是全省稅收收入持續下滑的主因。

  另外,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五個共用稅種下降11.9%,受礦産品價格下降和資源稅改革等因素影響,資源稅下降54.9%,也制約了遼寧省稅收收入增長。

  作為遼寧去年同期稅收增長主要支撐的金融和汽車製造業稅收連續三個月負增長,與此同時,房地産、採礦等行業稅收則持續不景氣。

  其實,與遼寧情況相似,東北的吉林和黑龍江財政收入也一樣低迷。近期,中央高層頻繁調研東北,為東北振興支招。

  遼寧省財政廳下一步從加強稅收收入管理、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抓好重點項目落地等方式來應對財政收入下滑、支出壓力大的局面。

  山西財政收入連降

  作為中部省份的江西,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66.7億元,增長16.3%,居全國第4位,中部第1位。

  讓江西高興的是,上半年財政收入穩中趨好,重點稅源如工業稅收、房地産稅收緩慢回升,而此前金融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等地方稅收繼續給力,拉動稅收增長。另外,市縣財政收入增長逐步提速,上半年,11個設區市財政總收入增幅今年以來首次全部實現“正增長”。

  不過,江西省財政廳分析稱,由於經濟下行壓力依然明顯,財政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

  主要體現在稅收增長乏力,主體稅收佔財政收入比重持續下降,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比重下滑,財政收入品質不佳。此外,減收增支、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的矛盾較大,讓財政支出承壓。

  江西省財政廳表示,稅收收入增長乏力,根源仍在於産業稅源結構單一,資源型工業、房地産等傳統稅源仍居主導,而新興稅源較少。

  儘管樓市有所回暖,房地産開發信心逐步增強,“但商品房銷售量價表現不一,城區與縣之間出現分化,下半年稅收增長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近期資本市場動蕩,其對房市傳導效應值得關注。”江西省財政廳解釋。

  同為中部省份的山西,財政收入自去年8月起已連續11個月負增長。今年上半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25億元,同比下降7.8%。

  山西省財政廳分析稱,稅收收入呈現了分系統、分稅種、分行業全面減收的困難局面。非稅收入歷年結存陸續繳完,減收壓力加大。

  在山西,上半年11個市中只有太原、陽泉、運城三個市小幅增長,其餘8個市均出現負增長。119個縣(市、區)中有86個縣負增長,平均降幅達到31.3%,減收110億元。

  “收入降幅深、範圍廣為近年來所罕見。”山西省財政廳稱。

  山西從“三公經費”不增、保障工資發放和成立金融資産公司來撬動社會資本投資等方面,來應對財政收入下滑,支出壓力大的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