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養老金入市方案有望年底前出臺 30%上限成關注焦點

  • 發佈時間:2015-07-18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7月13日,為期半個月的養老金入市徵求意見落下帷幕,養老金入市又近了一步。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在徵求意見期間的點擊率很高,但通過公共郵箱和信函反饋回來的意見並不多,具體內容正在統籌中,具體的數據和情況會在人社部第二季度新聞發佈會上進行公佈。”7月16日,一接近相關統籌工作的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目前收集上來的意見來看,關注點大都集中在養老金入市的安全性方面,部門會根據提交的意見進行最後的把握,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正式文件在年底前出臺的可能性很大。

  而在徵求意見期間,股市的劇烈震蕩也讓不少人對養老金入市多了一份顧慮。

  30%的投資上限過高?

  對於基本養老金投資安全性的考量,反饋意見大都集中在養老金入市比例上。

  根據徵求意見稿第三十六條的規定,養老金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産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産凈值的30%。該比例與目前企業年金基金投資權益類比例不超過30%的上限相同,但低於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的全國社保基金40%的上限。即便如此,擔心比例過高而增大投資風險的質疑聲依然存在。

  其實,30%的入市比例不光有據可查,其安全性同樣是被驗證過的。

  “從長遠來看,我個人覺得30%的入市比例相對合理,沒有太大的投資風險。”7月16日,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博士孫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企業年金和全國社保基金在這方面的投資比例分別為30%和40%,但在投資實踐中遵循的界限大都低於這個比例,並非完全根據上限比例進行投資。

  據悉,運作多年來,企業年金按照30%的上限比例進行投資的情況只有一次,那就是2007年的大牛市,而當年的平均收益率也超過了40%,除此之外,企業年金的實際投資比例一直遠遠低於30%這個上限。同時,30%這條線也是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在投資實踐中遵循的界限,從未觸及過原本規定的40%的上限。

  而與投資風險相對應的是收益,從實踐看,企業年金和全國社保基金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長期投資收益。比如,2001年至2014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8.36%。同時,2007年至2014年末,企業年金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為7.87%,均遠超同期年均通貨膨脹率。

  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從長遠來看,養老金入市無論是對股市還是養老金本身而言都是長期利好,“擬定的30%入市比例已經比發達國家低了一倍左右,關鍵是,養老金入市是養老金對股市有需求,養老金投資需要進行多元化的改革,同時,養老金入市也為當地的資金市場建立了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投資模式。”

  風險準備金過低?

  除了入市比例外,風險準備金制度也是保障基本養老基金安全的籌碼。

  根據徵求意見稿規定,投資管理機構提取的投資管理費年費率不高於投資管理養老基金資産凈值的0.5%,託管機構提取的託管費年費率不高於託管養老基金資産凈值的0.05%,投資機構和受託機構分別按管理費的20%和年度投資收益的1%來建立風險準備金,餘額達到養老基金資産凈值5%時可不再提取,專項用於彌補養老基金投資發生虧損。

  在防範風險方面,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借鑒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做法,建立了風險準備金制度。

  但是,制度雷同,提取比例卻是相差甚遠。根據我國現有養老金投資政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人提取的投資管理年費率不高於社保基金委託資産凈值的1.5%,託管人提取的託管年費率不高於社保基金委託資産凈值的0.25%,受託機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不收取受託管理費。企業年金基金受託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費不高於受託管理企業年金基金財産凈值的0.20%,賬戶管理人的管理費每戶每月不超過5元,託管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費不高於託管企業年金基金財産凈值的0.2%,投資管理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費不高於投資管理企業年金基金財産凈值的1.2%。

  顯而易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費率(上限)水準大大低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企業年金基金,雖然制定較低的管理費率(上限)水準有助於提升基金收益率,但是,對於管理機構而言,已基本接近其業務盈虧平衡點的比例無異於“殺雞取卵”,同時,在此基數之上提取的風險準備金額度也會相對偏低。

  截至2014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18萬億,即便將這3萬億全額投資,投資機構最終提取的風險準備金又是多少?根據上述比例粗略計算得出:3萬億×0.5%(投資管理費提取率)×20%(風險準備金提取率)=30億元。

  “投資3萬億提取的風險準備金只有30億,用0.1%的額度保障全部養老基金的風險,這樣很難起到作用。”孫博因此建議成立一個投資收益擔保機制。

  據記者了解,如果《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能夠順利通過並付諸實施,中國將是近20年來繼加拿大、日本和南韓之後第4個實行現收現付制進行市場化和多元化投資改革的國家,就基金規模來講排列第二,僅次於日本,如此大規模的養老金,“安全第一”的原則不能動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