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黃劍輝: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40: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副秘書長黃劍輝日前在參加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主辦的“新供給《中國2049戰略》課題成果發佈會”上表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應以“改革、開放、創新”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黃劍輝認為,未來將有六大驅動力改變全球。驅動力之一: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之二:全球網際網路化。出現智力較高的機器人。之三:呈現全新的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競爭格局。全球影響力和主動權從西方轉向東方,從傳統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轉移,從民族國家轉向私營部門,從政治體系轉向市場。之四:城市化進程加速但難以持續。資源、淡水消耗過大,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之五:出現了革命性的生物、生化、基因和材料新技術。之六:包括大氣、氣候等全球生態系統修復的需要,催生了能源、工業、農業和建築技術的巨大轉型。

  中國經濟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趨勢之一:以“一帶一路”為抓手,成為全面開放型經濟體。二:面臨生産力革命和産業持續升級的考驗,製造業在經濟中比明顯下降,服務業、知識型産業佔比上升。三: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預計城市化率的平衡點為75%-80%左右,城鄉差別顯著縮小,基本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城鄉社保一體化。四:勞動力供給能力下降,人口紅利褪色,老齡化趨勢明顯。五:人民幣主動流通和主動貨幣。

  黃劍輝表示,未來應以“改革、開放、創新”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在經濟“新常態”下,改革政策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激發市場活力。一是,在以往的行政化配置資源領域,引入PPP原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二是,在以往半市場化、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和領域,進一步推進市場化;三是,通過“減少審批、減輕稅費”等措施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積極培育新的市場主體,整體性擴大市場容量。

  以“開放”拓展市場空間。“開放”是雙向的開放,既是積極向民資、外資開放國內市場,也是努力爭取海外市場對中國企業市場開放,只有雙向的開放才能最大限度拓展市場空間,形成良性競爭。

  以“創新驅勱”替代“要素驅勱”。從近期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要素驅動的傳統行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正在不斷下降,以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勢在必行。“創新”,既包括制度創新,也包括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的源泉在於制度,制度創新的動力在於改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