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1.6萬億元佈局"鐵公機"明年經濟將重振活力

  • 發佈時間:2014-12-26 08:2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專家稱,將從深層次的角度提升我國經濟增長的品質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4日,今年國家發改委所批復的鐵路、公路、機場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投資總額已達15629.22億元。專家表示,明年經濟將重振活力,中高速增長可期。

  自今年7月7日青海花土溝機場以及林芝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兩項機場工程建設投資項目獲得了發改委的批復後,便開啟了我國2014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批復的大門。

  而在12月23日,國家發改委繼11月份批復了多條鐵路投資項目後,又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加碼,此次加碼主要集中在公路建設上,包括青銀高速公路銀川至寧東段改擴建工程、京新國家高速公路甘肅段白疙瘩至明水公路工程在內的6條公路投資項目獲得了發改委的批復,項目總投資共計253.42億元。與此同時,發改委在12月中旬還相繼批復了包括泉州至南寧高速公路柳州(鹿寨)至南寧段改擴建工程在內的5條公路投資項目,投資總額共計1123.1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今年所批復的各項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一方面對於拉動經濟增長,緩解宏觀經濟壓力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也是滿足民生需求,提高社會生産、生活水準的需要,有利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升級。與此同時,水泥、鋼鐵、電力、煤炭、地産等諸多行業都將因投資增加而有所回暖,這對於穩增長有巨大幫助。

  發力穩增長

  “鐵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鐵路建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費志榮表示,按照國務院要求,今年5月份以來,發改委會同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和地方,建立了鐵路投融資改革和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協商會議制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主持召開了兩次跨部門、有關地方參加的協商會議和專題會議。

  在今年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鐵路項目的投資無疑成為了發改委批復項目的“大戶”,僅10月份與11月份發改委就集中批復了多條鐵路項目。10月份,發改委相繼批復了遼寧錦州港至內蒙古白音華鐵路擴能工程、玉溪至磨憨鐵路、大理至瑞麗鐵路、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大同至張家口鐵路客運專線、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等9條鐵路項目。

  而在11月份,發改委所批復的鐵路投資項目就多達19項,其中包括長春至白城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渝懷鐵路涪陵至梅江段增建第二線工程、陽平關至安康鐵路增建第二線工程、正藍旗至張家口鐵路黑城子至張家口段工程。以及新建和順至邢臺、衢州至寧德、格爾木至庫爾勒在內的7條鐵路建設項目以及新建柳州至梧州鐵路項目、多倫至豐寧鐵路多倫至塔黃旗段復線工程、新建蘭州至合作鐵路、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新建銀川至西安鐵路等多條鐵路項目。12月份,發改委又批復了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規劃,項目投資金額為1305億元。

  費志榮介紹,今年以來,鐵路建設總體進展順利。到10月底,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約5900億元,佔年度計劃的74%,其中社會資本投資鐵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約530億元,佔年度計劃的76%。

  今年計劃投産新線7000公里,目前已經投産了2226公里,佔年度計劃的32%。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全年可以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投産新線里程7000公里的目標任務。

  “在國家發改委所批復的大批項目中,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將會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起到支撐的作用,並且基礎設施投資將會對穩增長、穩投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向記者表示。

  提高經濟增長品質

  除了投資項目“大戶”鐵路以及近期所批復的多條公路投資項目外,發改委也在機場、碼頭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批復了多個項目。

  “今年以來所批復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應該看作只是為了擴大投資來拉動經濟的增長,而是要從更加深層次的角度來提升我國的經濟增長品質。”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今年以來,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批復都是本著民生方向所建設的,這對未來刺激消費、擴大消費以及擴大內需都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産業關聯度相對較高,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相關聯的行業也將産生很強的拉動作用。

  趙錫軍進一步分析稱,從目前我國經濟整體發展的戰略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確立的經濟發展方針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正在進行新的調整,經濟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品質和效益,所以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不僅是要增加投資和基建,更多的是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和落實使我國經濟增長的效率和競爭力有所提升,進而使經濟增長的品質提高。

  董登新分析認為,從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方向來看,更加主動和寬鬆的財政政策一方面可能會有減稅的動作,另一方面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力度。如果在政府的減費減稅以及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兩方面的力度進一步加強的話,將對我國創新領域以及相關産業的發展帶來很強的推動力,進而增加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前的投資大多數投向了重工業和房地産,而今年的投資項目主要落腳在民生項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交通設施,這種投資的轉向對於經濟轉型升級是非常有好處的。而且基礎性、民生性的投資項目對於我國經濟是一種長遠的影響。”董登新強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