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金九”成交量不及去年一半 4成開發商以價換量

  • 發佈時間:2014-10-09 14:54:00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羅軒  責任編輯:姚慧婷

  儘管達州樓市在2014年年初火了一把,但依然沒能挽救其整體頹敗之勢,從4月過後,無論是成交量,還是價格,都一直處於低位行走。面對“金九銀十”,從達州各大樓盤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各大開發商都在竭力挽回這一頹勢,試圖抓住“金九銀十”這一根救命稻草。但現實並不樂觀,根據達州某房産數據研究機構調查結果顯示,9月達州中心城區商品住宅共成交578套,共計5.2萬平方米,成交金額 2.56 億元,環比分別下降 13.98%、15.85%、13.51%。這一系列數據甚至還比不上被稱為房産銷售淡季的8月,更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同時,調查還發現,一向剛強的達州開發商們在這一持續頹勢之下,也紛紛改變策略,通過多種優惠活動,來刺激市場潛在的客戶群體。這一現象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價格似有鬆動跡象,近四成開發商開始鬆動,價格出現不同幅度下降;另外六成開發商雖然還在堅守陣地,但價格也只是穩住而已,換來的卻是更為慘澹的銷售業績;價格上浮銷售依然強勁的樓盤在達州已屬奇葩,幾乎絕跡。

  9月延續頹勢

  成交量不及去年一半

  縱觀2014年至今各月成交量,9月達州中心城區商品住宅共成交578套的成績單僅比4月成交464套的成績略好。其中,通川區商品住宅成交310套,成交金額1.39億元,分別環比下降10.66%、7.99%;達川區商品住宅成交268套,成交金額1.17億元,分別環比下降17.54%、18.97%。

  查閱去年同期數據發現,今年9月成交578套的這一成績單甚至不及去年9月的一半,僅四成多一點,而成交金額還不及去年同期的四成。去年9月達州市中心城區商品住宅成交1393套,成交金額6.67億元。其中,通川區商品住宅成交692套,成交金額3.17億元;達川區商品住宅成交701套,成交金額3.5億元。

  “今年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但沒想到整體情況這麼慘。”達州某業內人士直言,看了這組數據對比簡直讓人大跌眼鏡。該業內人士分析到,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有返鄉置業一枝獨秀撐住了場面,儘管在全國一片唱衰樓市的情況下,達州業內的恐慌情緒並不嚴重,很多都是靜觀其變,甚至減緩開發進度降低這一波大環境不景氣帶來的衝擊,企圖在下半年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如今看來,這個翻身仗不好打啊,搞不好可能會再遭一次滑鐵盧。”

  四成開發商鬆動

  改變策略以價換量

  不景氣的市場勢必給開發商帶來壓力,再剛強的開發商抗壓能力也是有限的。調查發現,目前達州已有近四成開發商開始鬆動價格,改變策略企圖以價換量。而另外的開發商看似處亂不驚,其實也在暗中著急,不想輕易鬆動價格,而換來的只能是銷售業績的繼續慘澹。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最近各大樓盤頻頻出招,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刺激市場潛在客戶群體,試圖用優惠政策抓住客戶,贏得客戶的青睞。儘管部分開發商價格有所鬆動,從實際情況來看,鬆動價格幅度普遍不大,基本維持在每平方米200元左右,有些開發商甚至玩起了障眼法,表面上各種優惠,其實價格一直穩在原來水準上。

  對於開發商在行銷手法上的一些變化,以及推出的各種優惠政策,達州某業內人士直言:“任何開發商都經不起市場長時間的不景氣,房地産本來就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産業,若房子一直賣不出去,就意味著資金長時間無法回籠。沒有資金支援項目的繼續開發,對於開發商是致命的打擊。”

  而從市場反應來看,大多數購房者似乎對這些優惠也不太感冒,效果甚微。該業內人士分析:“這是市場消費行為的一個普遍法則,大多數人都是買漲不買跌。在上揚市場,若開發商稍微給點優惠,購房者都會趨之若鶩,而在下行市場,一般的小恩小惠很難觸動購房者的消費神經。”

  達州樓市能否在逆境之中突出重圍,破繭成蝶?達州開發商面對當下市場,究竟何去何從?達州購房者到底如何選擇,是捂袋惜買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趨之若鶩及時成為那一根救命稻草呢?華西城市讀本將繼續關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