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減速經營壓力增大 考量新常態下貨幣抉擇
- 發佈時間:2014-08-29 06:58:57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王斌
7月的最後一個宏觀經濟數據28日由國家統計局發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23.3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6月回落4.4個百分點。從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中長期貸款量三大實體經濟指標,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再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幾乎所有實體經濟指標7月均表現不佳。從《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利率偏高、融資困難是當前實體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專家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常態,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實體經濟拉出困境,需要決策部門展現智慧,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對貨幣政策的具體操作。
挑戰
未來經營壓力增大
2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至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491.6億元,同比增長11.7%,增速比1月至6月提高0.3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活動利潤31257.4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比1月至6月提高0.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讀稱,1月至7月工業利潤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隨著國家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實施,企業銷售保持穩定增長。1月至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二是成本費用上升勢頭有所抑制。1月至7月,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三是主要原材料等上游産品價格持續回落,為中下游企業創造了盈利空間。四是新增利潤依賴於少數行業的現象有所緩解。1月至7月,新增利潤前5多的行業新增利潤合計佔比為62.5%,比上半年下降4.2個百分點。
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副研究員原磊卻認為,未來工業企業仍會面臨較大經營壓力。原因主要是: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繼續上升不可避免;未體現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範圍之內的中小企業經營狀況比規模以上企業更為困難;部分行業庫存很高,尤其是在商業流通環節,消化這些庫存需要時間,會對企業經營造成壓力;房地産行業投資將繼續低迷,與房地産相關的産業在短期之內難以回升。
7月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數據中的一些細項似乎可以佐證原磊的觀點。數據顯示,1月至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54%,比1月至6月下降0.03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01元,比1月至6月增加0.07元;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比1月至6月減少1個行業;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成品存貨36196.2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比6月末加快2個百分點。
癥結
利率偏高融資困難
除8月1日公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以外,7月實體經濟指標普遍不理想。三大實體經濟指標中,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6%,比6月回落0.4個百分點;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完成31174萬噸,雖然比6月的3.08億噸有所增加,但是同比仍在負增長;中長期貸款總體保持穩定。此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7月回落0.2個百分點。PMI雖然連續第5個月回升,但是8月匯豐PMI初值卻已逼近榮枯線,創3個月新低。澳新銀行預測,8月中國官方PMI將降低至51.0,低於7月的51.7。
實體經濟指標表現不佳,利率偏高、融資困難是一個主要原因。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研究員羅仲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市場需求不足,而是資金鏈瀕於斷裂。他説,現在市場形勢不好,企業庫存上升,急需融資,但金融機構放款反而更加謹慎。而且現在提倡企業要轉型升級,核心要求就是要有資本投入,要有比正常經營情況下更多的資金來支援企業研發和固定資産升級,但是在目前形勢下,困難非常大。重慶梵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一夔也介紹説,重慶當前經濟發展勢頭不錯,就是實際利率太高,都到10%以上了,所以製造業壓力比較大。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譚林則介紹説,2013年民營企業500強中有300家受到來自資金成本上升的影響,佔到60%;有218家企業認為融資難,數量比上年有較明顯的增加。有310家企業的新增投資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貸款,佔比高達62%。同時,調研顯示,銀行對民營企業存在“融資歧視”,平均貸款利率比基準利率至少高出10至20個點,個別行業甚至更高;去年四季度以來銀行對部分行業民營企業抽貸現象凸顯。資料顯示,2013年民營企業500強仍以實體經濟為主,其中製造業企業有299家,佔比59.8%,建築業企業60家,佔12%。
考量
新常態需要新視角
以慣常視角觀察,實體經濟的發展在7月無疑遇到了很大阻力,但是如果考慮到當前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常態這一新的歷史條件,困難似乎也沒有想像中大。原磊認為,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減速問題不大,主要是因為採礦業增速有所下降,製造業增速比6月還加快0.2個百分點。目前來看,製造業總體不錯,增長回到了10%左右。從具體産業來看,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太都表現不錯,表明製造業結構有所優化。所以從製造業數據看,現在不需要政策繼續跟進,前期已經加大了對基礎設施、鐵路等領域的建設力度,這些在下半年會起到積極作用。
何平也説,7月受主營業務收入小幅回落、部分行業利潤增長放緩等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速比6月出現了一定程度回落,但仍為今年各月第二高點,表明7月工業利潤仍呈現良好增長態勢。
再如,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2009年11月以來最低;社會融資規模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差。然而在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研究員付兵濤看來,主要是短期貸款少增所致,8月包括貸款在內的社會融資規模就將回升。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習總書記明確表示“新常態”,其內涵的基本判斷是,我們面臨經濟運作狀態的一個階段性改變,即從原來的狀態轉變到一種新的相對穩定的常態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説,中國經濟自2009年以來已經向下調整,最近幾年處於7.5%的水準。到2020年以前,中國經濟增長率都會在7.5%左右,這將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幾年的“常態”。中國的這個增長率是可持續的、有利於民生、更有品質、更符合規律的。
抉擇
貨幣政策不宜“放水”
按照傳統思路,實體經濟不振,尤其又是因為“錢緊”,最有效的應對政策應該是“放水”,也就是貨幣政策偏向寬鬆。然而在新常態的背景下,這種選擇就不一定是最優了。
當前,不少經濟學者反對貨幣總量放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説“中國經濟現在雖然增長速度下降了,但是就業並沒有惡化。我認為只要能保就業,增長速度高一點、低一點關係並不大。採取放鬆銀根增加投資的刺激政策弊大於利,好處是能夠提高GDP增長,壞處是妨礙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並使債務進一步積累。流通中的貨幣量已經是GDP的200%了,債務率不能夠再提高,否則就會對中長期造成更高的危險。”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平表示,儘管社會融資連年上漲,卻難以對衝經濟下滑。社會融資總規模2014年預計將達到20萬億元,新增貸款突破10萬億元,結果只是帶來了全社會杠桿率的不斷攀升。從上市公司數據看,也是負債率提高,但資産回報率在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未來貨幣政策應繼續保持流動性水準適度和貨幣市場穩定運作。繼續優化基礎貨幣投向,定向支援棚改、三農、小微等薄弱環節,促進信貸結構優化。研究改進宏觀審慎管理指標,加大對小微、三農和中西部地區的信貸支援。繼續發展直接融資,擴大信貸證券化試點,將直接融資和證券化“節省”的信貸資源優先用於支援小微等薄弱環節。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探索發行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