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31個OECD成員簽署協議打擊企業避稅

  • 發佈時間:2016-01-29 07:24: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31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27日簽署協議,承諾將共用跨國企業資訊,增加資訊透明度,共同打擊企業避稅行為。隨著外界對於大型跨國企業利用稅務體系漏洞避稅的指責不斷加深,各國正加速推進合作加大打擊避稅的力度。

  根據27日達成的協議,跨國企業必須向每一個開展業務的國家報告收入和稅務情況,並且這一資訊還將分享給其他簽署協議的國家。此舉旨在阻止跨國企業利用複雜的稅務體系漏洞避稅,或者將資金由一國轉移至稅務政策更加優惠的另一國。大型跨國企業必須在利潤産生地繳納稅款,通過“避稅天堂”避稅的難度加大。

  根據協議,各方將從2017年開始交換稅務資訊,使各國稅務部門可以獲得有關大型跨國企業稅務情況的統一和完整的資訊。協議是去年二十國集團安塔利亞峰會達成的OECD所有協議中的一部分。

  這31個成員包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智利、盧森堡、墨西哥和瑞士等國。OECD表示,美國雖然尚未簽署協議,但是不久後可能會加入。

  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裏亞表示,該協議是實現確保企業合理納稅目標的重要一步。古裏亞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向各個國家逐個上報稅務資訊將會對促進國際稅務合作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使大型跨國企業的運營更加透明化。

  據OECD估計,每年各國政府因為企業避稅損失的收入高達1000億至2400億美元,大概為全球總稅收的4%至10%,蘋果、臉譜和亞馬遜等大型跨國企業的納稅最小化策略是造成稅收流失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外界對於一些大型跨國企業逃稅行為的指責不斷升溫。一些大型跨國企業將總部設在稅收較低的國家,但是大部分業務都在總部所在國以外運營。美國谷歌公司上周與英國政府達成協定,同意補交1.85億美元稅款。英國國內就此展開大討論,一些批評認為這一數額仍然過少,跨國公司的避稅行為應當受到更嚴厲打擊;還有一些觀點認為,企業可以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將稅負最小化,以增加公司利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