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英媒:是否扭轉長期停滯?日本或成西方試驗田

  • 發佈時間:2015-01-14 18:2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英國《金融時報》14日發表《經濟學人》雜誌前總編輯比爾?艾默特的文章稱,未來12個月裏,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有望成為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塊試驗田。最貼切的新詞將不是“安倍經濟學”,而是“勞動力經濟學”。

  文章稱,關注一下日本吧。這樣的建議已經有很久不多見了——除非是有關“失去的幾十年”或者核電風險的建議。但未來12個月裏,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有望成為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塊試驗田。最貼切的新詞將不是“安倍經濟學”(Abenomics),而是“勞動力經濟學”(labournomics)。

  日本觀察人士大多選錯了關注點,他們關注的是通縮,以及日本央行(BoJ)的大規模印鈔行動——到目前為止,這就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備受吹噓的安倍經濟學的主要內涵——是否將在不久後終結該國持續多年的輕度價格下降?這個問題不僅限于日本。

  近年來,幾乎所有西方經濟體的工資水準都陷入停滯或有所下降。經濟學家們弄不明白,這到底是主要由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週期性後果,還是人口結構、技術等更深層次原因在起作用?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去年重提的“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這個短語,很好地抓住了這些深層次原因。

  日本是長期停滯方面的世界冠軍。儘管日本經濟動蕩不定(包括海嘯和消費稅上調的衝擊),但有個趨勢一直保持不變:實際工資在過去3年裏始終持平或下降,在過去10年裏只有過一段短暫的上升期。然而,日本正處於或接近充分就業,官方失業率僅為3.5%。企業一直在抱怨勞動力短缺。

  到目前為止,勞動力這一稀有商品的價格拒絕上漲,起碼在整個經濟體範圍來看是如此。安倍重拾“日本公司”(Japan Inc)統治經濟時代的做法,努力規勸企業提高工資,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春鬥”(shunto)工資談判期間。可是,如今“春鬥”覆蓋的工作者還不到日本勞動力總數的五分之一。這使其成了一種擺設。

  日本是“長期停滯”的例證嗎?有意思的是,西方最擔心的情況(無情的自動化進程消滅中産階層的工作崗位)基本沒有發生。迄今為止,日本在節約勞動力的創新方面投資太少,而不是太多。企業坐擁大量現金,但不願把現金花出去,因為市場正受到消費者需求萎靡、稅收上升(增稅是為了應對日本龐大的公共債務)和人口緩慢減少的困擾。

  相反,當前局面受到勞動法的驅動。在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頭10年之初,面對日本僱主對於競爭力下降的抱怨,政府出臺法規,使企業更易於通過短期和兼職合同,廉價雇到工人。現在,就業大軍中超過35%的人是這種“非正式”員工。這種方式很好,很靈活,已幫助推高了女性和65歲以上人群的勞動參與率。在日本,65歲以上的人有20%仍在工作,而歐洲的這一比例為5%至10%。

  但這留下了兩個大問題。首先,勞動力市場的其他部分仍然空前僵化:一般情況下,法律規定僱主向被裁員的員工支付相當於24至36個月工資的補償金,這嚴重抑制了企業重組。其次,僱主和非正式員工提升技能的動力都不太大。

  結果就是停滯:逐漸地,就業轉向那些不穩定、不需專門培訓的崗位。非正式員工的工資在升高,但其基數很低。總體家庭消費停滯不前。還記得日本是家庭儲蓄世界冠軍的時代嗎?現在,日本的個人儲蓄率已變為負值。日本人開始靠借債來維持生活水準。

  這一切使日本面對勞動力經濟學的考驗。隨著勞動力短缺産生嚴重影響,今年我們將看到,工資水準是否終於開始普遍、可持續地上升?其次、也更重要的是,這將考驗去年12月以壓倒性多數國會席位獲連任的安倍政府,能否抓住時機改革日本的勞動法。

  日本需要一部單一的勞動法取代目前的雙軌制度,將解僱員工的成本降至合理得多(但仍慷慨)的水準,讓市場可以調整,並向所有工作者(無論全職還是兼職)提供同等權利。這將恢復推動工作者學習技能的動力。

  文章最後稱,如果發達國家想在一個全球化、自動化和老齡化的時代興旺發達,它們必須要利用好各自的人力資本——日本等許多發達國家目前忽視了這一資産。如果在充分就業之際都不能完成這種勞動力改革,還可以指望什麼時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