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華爾街最好的職位:高盛合夥人遴選內情

  • 發佈時間:2014-11-15 08:0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唐明  責任編輯:曹慧敏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直到今天謎底揭曉,很多高盛的職員還沒有從緊張和焦慮中緩過神來。本週三,在高盛集團遍佈世界各地的辦公室中,職員們個個緊張而焦慮,他們期待高盛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費恩撥通自己的電話。因為這將意味著他們已被提拔為合夥人級的董事總經理。

  在今年的新晉合夥人名單,共有78個幸運兒入選,包括中國TMT投行主管。

  一位業內人士説,高盛的合夥人是當之無愧的“稀有動物”。算上今年的78人,高盛合夥人約佔全職員工的1.6%。

  讓我們來看看這78個幸運兒都是什麼樣的人。78名新晉合夥人中,有23名來自投資銀行部門;25名來自證券部門;11名來自投資管理部;4名來自商行業務部;3名來自全球投資研究部;餘下的12名來自內控部門。

  78人中,50人在美國工作,19人在歐洲、中東和非洲;8人在亞太區,其中1人在印度。

  78人中,11名為女性,2012年為10人。

  在華爾街,成為高盛集團合夥人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加入這一精英團隊,能夠享受令人垂涎的高額薪酬。

  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幸運兒呢?今天《天下公司》就為你揭曉其中內情。

  每兩年進行一次:高盛集團會通過一個非常隱秘的過程,每兩年提拔一次合夥人。

  夏季確定候選人:集團不會明確通知候選人。但根據媒體掌握的情況,候選人並不會一直被蒙在鼓裏,仍然會了解到自己入圍大名單的情況。

  通過“互相篩選(cross-ruffing)”審核候選人:“互相篩選”一詞源於橋牌,現任合夥人以及其他高盛員工需要參加一系列談話活動,以確定一位候選人是否應當晉陞合夥人。但是,集團不會對候選人進行面試,候選人也並不清楚參與談話活動的雙方究竟是誰。

  評委青睞對集團業務有影響的職員:在選擇合夥人時,評選委員會基於候選人的職責來評定此人的表現。評選委員會希望候選人能夠打造突出的業務,為集團增添價值,彰顯高盛集團的經營方針和準則。實際上,進入候選人名單的職員都非常出色,但是在遴選合夥人時需要在優秀與超級出色之間進行比較。

  CEO親自致電新晉合夥人:布蘭克費恩或者高盛集團總裁加裏·科恩會親自致電成功入圍的候選人,告知好消息。因此,職員會焦急地等候在電話旁。

  首先通知亞洲辦公室的候選人:大約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5點,亞洲區的合夥人將接到CEO和總裁的來電,通知電話一直會持續到上午9時左右。

  沒有入圍的候選人也會得到消息:對於沒有獲勝的候選人而言,週三上午的電話可能會令他們頗為失望。他們會被告知雖然並未成功,但也非常接近勝利。候選人會得到集團的反饋資訊,在未來繼續努力。

  現任合夥人不得提前祝賀入選的合夥人:現任合夥人會在當天上午了解到誰成為了新一批合夥人,但是除非整個公司都掌握了新晉合夥人名單(通常在美國東部時間中午),他們不能提前恭喜候選人,避免現任合夥人透露有關情況。

  得知自己榮升合夥人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美妙感覺:一位高盛前合夥人曾表示,成為合夥人是他一生中感覺最棒的時刻。

  成為合夥人後,日常工作並沒有真正改變:經過兩三天的慶祝活動,新晉合夥人還是要回歸正常的工作。儘管合夥人的常規工作並沒有發生變化,但集團會給予合夥人更高的期待。合夥人需要參加合夥人會議、各類委員會,也許還要參與校園招聘活動。

  成為合夥人意味著基本薪金會上浮:成為高盛合夥人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收穫豐厚的薪水。

  合夥人可以分享鉅額的“獎金池”:除了基本工資,高盛集團400多位合夥人會分享數額不菲的獎金。

  合夥人可以獲得特殊的投資機:合夥人會掌握不對其他職員公佈的投資機會。

  合夥人總數並不固定:合夥人大約佔高盛全職員工總數的1.5%至1.9%。

  年齡不重要:年齡並不是遴選合夥人的指標,業績才是關鍵。但是,集團也會考慮一位職員在某職位上工作的時間。

  副總裁(VP)也可以成為合夥人:雖然高盛主要在董事總經理中遴選合夥人,但是也有VP能夠直接晉陞為合夥人。

  職員可以多次參與遴選過程:如果候選人這次沒有成功,並不意味著以後不會有提拔的機會,可以在下一次的選拔過程中再次成為候選人。

  高盛是華爾街最後一家保留合夥制的投資銀行。儘管1998年8月,高盛公司合夥人會議決議將高盛公司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從而結束了合夥制的投資銀行的歷史,但是高盛的合夥制度在它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合夥人制度這種形式,使得西方的投資銀行在100多年中,得以將才能最優秀也是流動性最高的業內精英集結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穩定而有效的管理架構,並先後産生了諸如摩根、美林、高盛等優秀的投資銀行。

  一位業內人士説,包括高盛在內的美國投資銀行從合夥制企業轉到公眾公司,主要因為資本和風險的壓力。

  一方面,在利率變動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加上大型企業的發債或股票規模越來越大時,預測上一個點的誤算,都可能會繃緊投資銀行的資金鏈條,甚至導致破産。因此,高盛迫於擴充資本金的壓力,不得不選擇股份制的形式,通過發行股票並上市來迅速增大資本實力。

  另一方面,隨著華爾街金融創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證券市場的規模和風險也同時被杠桿效應放大了。投資銀行因為一次失敗的業務而導致破産的可能性大為增加,這使得合夥人不得不憂慮風險的底線。因此在經濟增長放緩時,合夥人有可能離開公司並帶走大量資金。如2011年高盛就出走了50位合夥人。

  華爾街高歌猛進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高盛的利潤與其他華爾街銀行一樣,一蹶不振。高盛78人合夥人名單比此前110人的名單少了很多。業內分析,減少晉陞合夥人人數表明高盛能做的已經不多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