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國開行研究院副院長: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企穩回升

  • 發佈時間:2014-10-15 10:24: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黃劍輝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三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再次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儘管總量指標出現回落,但不少結構性指標仍然“憂中帶喜”。預計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左右,四季度則有望企穩回升,全年GDP增速預計為7.4%左右。對於國際經濟運作趨勢,筆者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小幅回落,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3.0%。

  受益於企業投資、零售銷售與外貿的明顯增長,今年第二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增長4.6%,創2011年四季度以來最大增幅。近期美聯儲議息會議表示將維持超低利率不變,同時自10月份起將縮減購債規模至150億美元,QE已接近尾聲。加息與否仍取決於“前瞻性指引”,時點可能在明年春季。

  歐元區經濟增長瀕臨停滯。二季度歐元區整體GDP環比折年僅增長0.1%,幾乎陷於停滯。受德國經濟增長預期下滑的影響,歐元區ZEW經濟景氣指數連續三個月下降,預示三季度經濟遭遇停滯或衰退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由於歐洲央行首輪定向長期貸款計劃(TLTRO)規模低於預期,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規模。

  二季度受消費稅上調的巨大衝擊影響,日本GDP環比折年大幅收縮7.1%。三季度隨著負面效果的逐步減退,經濟正在波折中恢復。9月製造業PMI為51.7,顯示製造業逐步恢復。8月貿易赤字小幅收窄,但出口重陷1.3%的負增長,顯示日本企業國際競爭力仍長期不振。8月份通脹同比增長3.3%,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經濟數據喜憂參半,安倍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效果仍待觀察。

  主要新興經濟體深陷“滯脹”。印度增速回落,俄羅斯、巴西、南非經濟則深陷“滯脹”泥潭。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由上季的6.1%回落至5.9%,俄羅斯由0.9%回落至0.8%,南非由1.7%回落至1.0%,巴西則出現同比下降0.9%的衰退局面。同時除中國外的“金磚國家”8月份通脹水準均在6%以上。未來新興經濟體在面臨增速下滑與經濟結構轉型的同時,還要面對美國QE退出帶來的資本外流的風險。

  對於9月份的國內經濟形勢,筆者認為,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將繼續下滑。房地産投資將在“去庫存”壓力下持續低迷;製造業投資將受內需不振拖累;基建投資增速將面臨去年高基數的影響;預計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將繼續下滑至16.3%。

  社會消費名義增速將小幅回落。房地産相關行業消費增速仍將放緩,社會消費名義增速受內需疲軟將下小幅下降,預計9月名義增速回落至11.8%。

  進出口增速將小幅回升。美國經濟復蘇強勁推動外需,預計9月出口同比增速回升至9.6%;受人民幣匯率較強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影響,預計9月進口同比降幅收窄至1.3%。

  工業增加值增速將回升。去年高基數效應將有所減弱,同時8月官方製造業預期指數和9月匯豐製造業PMI初值均上漲,反映實體經濟景氣有所恢復,預計9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至7.8%。

  CPI同比漲幅將繼續收窄。翹尾效應逐步減弱,農産品供應旺季即將來臨,食品價格下行將收窄CPI漲幅,預計9月同比增速下降至1.8%。

  貨幣供給將保持穩定,社會融資規模將維持于正常水準。8月的金融數據已基本從7月的異常波動中回歸到正常水準,同時央行仍堅持貨幣總體供應水準不會發生變化,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定向寬鬆力度將加強,預計9月M2升至13.1%,新增人民幣貸款微升至7100億元。利率將維持溫和水準。貨幣總量保持穩定的大前提不會變化,為穩定經濟增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利率將維持較低水準。

  匯率將先跌後漲。為了促進出口以及打壓人民幣單向升值預期,央行或將通過市場操作影響匯率走勢,預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觸及6.15的高點後出現下滑。

  綜上,三季度實現7.5%的政策目標存在一定難度,但經濟結構的優化可適當提高對增速下滑的容忍度,預計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左右。四季度則有望企穩回升,全年經濟增長不會偏離政策目標太遠。

  進入7、8月份後,一些重要經濟指標出現了波動,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短期經濟的波動不應對中長期經濟改革産生影響,當前仍應保持宏觀調控的定力,繼續通過“定向調控、精準發力”,在經濟“新常態”下以改革激發市場內在活力。

  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可以從“量”和“質”兩個方面來解讀。從“量”的方面來看,預定的年內就業目標(1000萬)已基本實現(970萬),同時通脹水準保持低位溫和(2%左右),反映“惠民生”的目標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從“質”的方面來看,首先,第三産業佔比不斷增加,第二産業內部高新製造業也維持較高增速,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其次,經濟發展的內涵也更具包容性,環保生態等指標替代了單純的GDP維度。

  筆者建議,應努力實現“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目標。將“生態”、“民生”的改善,生活品質和環境品質的提升,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應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在經濟“新常態”下,改革政策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激發市場活力。其一,在以往的行政領域中引入市場機制。例如建立地方債公開市場化發行機制。其二,在以往半市場化,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領域中引入市場力量。例如在運輸、能源等國企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對企業的市場約束。其三,減輕現有市場主體負擔的同時,積極培育新的市場主體,整體性擴大市場容量。例如,不斷推出各種稅費減免,簡化行政註冊審批流程,引導更多的人選擇創業,激發小微企業活力。

  應以開放拓展市場空間。“開放”是雙向的開放,既是積極向民資、外資開放國內市場,也是努力爭取海外市場對中國企業市場開放,只有雙向的開放才能最大限度拓展市場空間,形成良性競爭。

  應以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從近期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要素驅動的傳統行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正在不斷下降,以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勢在必行。(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黃劍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