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困難的京籍失能老人和高齡老人明年1月起可以領補貼了,補貼將以電子代金券的形式通過“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發放,預計惠及全市15萬老人。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落實情況進行執法檢查。相關部門介紹,本市從2015年起開展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護理補貼試點工作,目前西城、朝陽、海淀、順義、密雲五個區正在分類探索開展試點工作。在試點的基礎上,全市範圍將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由民政局、老齡辦牽頭,已經起草完成《關於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
補貼制度文件已在民政、財政、衛計、殘聯、老齡等部門進行了充分討論,徵求了各區的意見,目前正在與經濟困難的失能老人入住養老機構補貼、殘疾人護理補貼等制度進行銜接,待進一步完善後,由上述部門會簽印發,計劃從明年1月起全市統一實施。
為全面摸清本市失能老人底數,掌握高齡、失能、失獨等困難老人的有效需求,建立全市失能老人數據庫,為政府購買服務、護理服務機構組織服務提供數據參考,本市決定在對試點區1.9萬困難高齡失能老人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將評估對象擴展到試點區所有失能和部分高齡老年人,預計完成8.5萬失能老人的評估和9.7萬名高齡老人的需求調查。
同時,為體現補貼制度的公平性,市民政局、財政局、老齡辦決定在2015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在全市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預計11月底將基本完成全市約15萬失能老人的評估工作。《北京市養老服務需求評估表》,作為政府組織的老年人能力評估統一量表,將通過日常生活、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社會參與四大類共22小項指標,對老年人自理能力情況作出輕度、中度、重度失能評價。
記者了解到,海澱區擬成立4到6個失能護理等級專業鑒定機構,建立統一規範的老年護理服務分級和失能評估保障機制。另與國家人社部、市民政、人社局共同成立項目小組,將國內評估師、服務規劃師職業技能納入國家職業技能目錄,完善護理員職稱評定晉陞標準化工作,以實現未來國內統一的標準。
針對照護人員缺失的問題,海澱區計劃建設一個居家照護實訓基地,計劃今年10月底建設完成,11月起開始實訓。同時,將與人保局基本醫療保險合作,探索家庭病床由醫保支付費用的機制。J204
(責任編輯:毛凱悅)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