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深圳首付貸存量規模達20億 多地監管摸排合圍

  • 發佈時間:2016-03-09 07:45:4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佼  責任編輯:王斌

  [從3月初開始,深圳對小貸公司、P2P等為購房者發放首付款進行排查,初步掌握的數據顯示,深圳首付貸存量規模在20億元以上。]

  激進地為房貸加杠桿、被認為引發多地房價非理性上漲的首付貸,即將迎來監管的圍追堵截。

  面對首付貸的高杠桿,深圳、廣州等地監管部門已經開始行動。記者昨日獲悉,從3月初開始,深圳對小貸公司、P2P等為購房者發放首付款進行排查,初步掌握的數據顯示,深圳首付貸存量規模在20億元以上。待情況摸清之後,將會出臺強制性措施,對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小貸公司此類業務進行規範。

  記者向深圳金融辦相關負責人求證此事,未獲得正面回應。

  在這一輪房價上漲中隱現著首付貸的影子。除了小貸公司、P2P,甚至銀行都參與了首付貸業務。隨著不斷上升的市場、政策風險,一些銀行對房貸、首付貸的態度,也漸趨謹慎,深圳、廣州部分P2P、小貸公司,已經計劃收縮業務。

  廣深摸底首付貸

  “目前還沒有收到上級的有關通知,自己也沒有出臺政策,還是按照銀監會年度會議的要求在做。”3月8日,針對央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打擊社會資金髮放房地産首付貸款的消息,某一線城市銀監局人士對記者如此表示。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央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正在密切關注部分地區房地産行業融資風險,計劃推出措施,打擊仲介機構、開發商、小貸公司、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等發放貸款,用於購房首付款的行為,並要求銀行對住房貸款申請嚴格審查,若首付存在高杠桿融資,則不應發放貸款。

  深圳多家商業銀行人士表示,深圳的房貸監管政策尚無變化,對於上述消息,尚未收到監管部門正式的通知或文件,所在銀行也沒有對房貸業務進行調整。

  雖然銀行業監管層可能尚未正式採取措施,但地方監管部門確實已經開始行動。據深圳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介紹,早在今年3月初,深圳金融辦就已下發通知,通過當地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小貸行業協會,針對小貸公司、P2P等參與首付貸高杠桿放貸的行為,進行摸底排查,以期掌握相關情況。

  “主要是通過第三方、實地走訪、約談等方式在調查,協會負責收集數據、了解情況,最後匯總到金融辦統籌執行。”曾光説,摸底的內容包括小貸公司、P2P此類業務的産品形態、業務規模、企業數量等情況。摸清相關情況後,深圳有關部門將會商討、制定下一步防範風險的監管措施,首先將會出臺行業自律措施,對相關機構首付貸一類的業務進行整改。

  廣州也在行動。廣州某P2P平臺人士對本報記者稱,目前廣州也開始排查P2P、小貸公司發放首付貸的情況。

  深圳首付貸存量20億

  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正常運營的P2P平台中,有房貸産品的至少有664家,分佈在29個省區市,其中62.8%分佈在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和山東這五省市。

  根據借款人資質、平臺的不同,首付貸的可貸金額也有所差異。根據多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首付貸最多可以貸到房屋總價的20%,行業平均水準約為10%,杠桿比例達到1:4。更有甚者,將杠桿比例放大到1:10或更高。

  “理論上杠桿率可以達到100%,甚至可以做到無限杠桿。”深圳某貸款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首付貸平臺很難甄別資金來源,購房者可以通過多個平臺反覆拆借,收付款中根本就沒有自有資金,從而實現無限杠桿。

  不過,雖然首付貸的杠桿比例過高,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規模上來看,首付貸的總量並不大,在交易量中的佔比也極為有限。

  曾光向記者透露,深圳對首付貸的調查目前已完成初步摸底,根據監管部門掌握的數據,如果不包含眾籌在內,目前整個深圳地區通過P2P、小貸公司等渠道已發放的首付貸存量總規模大約在20億元。

  “市場情況非常複雜,我們掌握的情況也不一定很準確,這只是一個大概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整個深圳現在已經發放出去的首付貸,規模不會少於20個億。”曾光説,為了進一步掌握情況,目前摸底仍在進行中。“規模究竟有多大不好評價,但首付貸在按揭貸款中只起輔助作用,總體規模所佔比重並不大。”上述P2P人士説。

  中原地産深圳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合計超過1700萬平方米,全年成交均價處於2.9萬元~4.5萬元/平方米,按3.6萬元/平方米的中間價計算,深圳去年房地産成交額超過6000億元。

  上述人士測算,如果按10倍的杠桿比例計算,深圳20億元的首付貸存量規模,可以拉動的房貸規模則在200億元,僅佔去年深圳樓市成交量的3%左右。但實際上,絕大多數首付貸杠桿比例達不到10倍。

  不過,這並不能證明首付貸沒有風險。採訪中,多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除了P2P、小貸公司等機構,銀行也是首付貸的“玩家”之一。“有些銀行不僅審貸不嚴,甚至直接參與首付貸。”一位中小銀行人士對本報記者稱,一些民間機構與銀行合作,將發放首付貸形成的資産,以收益權轉讓的形式,轉讓給銀行,銀行通過理財資金對接。

  據另一家小型銀行人士介紹,一些銀行自主開發業務的成本較高,於是借助委託的形式,通過外部平臺獲得有購房需求但首付不足的客戶,再以理財資金向其發放貸款,本質仍屬於首付貸。該人士説,銀行理財資金流入首付貸的操作方式很多,參與者以小型銀行為主。

  首付貸或遭“合圍”

  隨著高杠桿風險的逐漸暴露,監管部門介入之後,首付貸可能將面臨各路“合圍”的局面。

  “除了行業自律之外,監管部門還會出臺強制性的措施,但方案現在還沒有最終確定。”曾光告訴記者,雖然摸排仍在進行當中,但深圳金融辦的態度已經明確。目前,已有部分平臺上報了整改方案,主動對首付貸業務進行調整。據上述廣州P2P人士介紹,儘管沒有收到監管部門的文件,但已有平台下架首付貸産品,還有一些平臺則縮減了業務規模。

  銀行的態度也正在發生變化。上述廣州P2P人士還介紹,當地不少銀行的政策已經收緊,要求從嚴審核首付貸款資金來源,一旦發現首付資金有民間借貸,就會降低購房者的按揭貸款金額,資質較差者,甚至可能拒絕發放貸款。

  而上述小型銀行人士亦稱,一些已經開展首付貸相關業務的銀行中,有些已經明確將停止此類業務,或者已有收縮業務規模的計劃。“經過一年多的快速上漲,深圳的房價已經達到階段性高點,繼續開展這些業務,可能會面臨較大風險。”

  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深圳全年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408億元,規模增長高達2.1倍。

  深圳的房價經過這一輪快速上漲後,銀行對房貸業務也漸趨謹慎。深圳數家銀行人士均向記者表示,已在有意識地控制個人房貸,減少新房貸款的供應,個別銀行甚至在逐步收緊房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