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咋建?瀋陽出臺地方標準
- 發佈時間:2015-08-17 11:08:28 來源:瀋陽晚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目前,全市正著手申報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瀋陽這塊“大海綿”到底咋建?近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從相關部門獨家了解到,全市已編制完成了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圖集(以下簡稱圖集),針對瀋陽的氣候特點、城建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有瀋陽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方法及標準。如何治療沈城馬路積水“硬傷”?何時終結居民小區雨天“看海”?均可以在《圖集》中找到答案。
“海綿路”結束馬路積水
“一下暴雨,眼瞅著柏油路上好多積水,但旁邊的綠地草坪反而積水很少。”雨季中的沈城,這樣的場景時有發生。隨著瀋陽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硬板馬路越來越多,瀝青路面越來越厚,一定程度阻隔了雨水滲入地下。和硬質地面相比,綠地的滲水性能則高出好多倍。
《圖集》根據瀋陽城建的特點,設計了城市道路與路邊綠地結合的雨洪管理流程系統。新建機動車道可選用粗大透水性混凝土材料,人行及非機動車道採用高透水磚,並提高路兩側綠化帶吸水能力,整體建成一條“海綿路”,解決馬路積水。
據了解,目前在建的迎賓路高架橋橋下道路,就將建成“海綿路”,將採用瀋陽本地産的最新式預製透水方磚。降雨時將雨水存蓄至地下,乾旱時再通過地下泵站和管線抽取澆灌草坪,實現旱澇雙防。
透水磚成“海綿”積水
《圖集》中特別設計了建築及小區的雨水收集系統,未來的居民小區也能變“海綿”,回收的雨水可優先考慮景觀用水。
可通過園區內鋪裝透水磚、匯流地表水進入沉澱池,或在小區屋面設置雨水鬥,使雨水進入蓄水池凈化後回用。
目前,瀋陽已有個別小區建成了雨水收集系統,對園區內的噴水池、假山瀑布等進行改造。一般規模的小區,全年可實現雨水回用數萬立方米,節約幾萬元的水費。
綠地選植物建“雨水花園”
《圖集》中設計了綠地廣場公園的雨水收集處理系統,使綠地、公園成為重要的城市“海綿體”,根據瀋陽的氣候及城建綠化特點,建成“雨水花園”,吸收暴雨降水並過濾掉污染物質。目前,瀋陽已在一些公園改造中設置了雨水收集系統。
雨水花園中的土壤深度、植物選取等都有一定標準。《圖集》表明,根據瀋陽特色,雨水花園中的植物多可選瀋陽鄉土樹種。包括:喬木類的油松、山桃、蒙古櫟等;灌木類的丁香、連翹等;地被類的白三葉、荷蘭菊等;藤本類的爬山虎、薔薇等。
此外,瀋陽市大部分地面原始土壤的滲透力和有機物含量,均可滿足植物池等吸水設施種植土壤的標準,可大大節省造價。
樓頂建綠地收集起雨水
《圖集》設定,根據沈城氣候及建築物特點,市內的建築小區雨水滲透設施,適合選取“綠色屋頂”。
據了解,綠色屋頂是選用環保材料蓋屋頂,並在屋頂上種綠地,還在屋頂四週設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收集凈化回用。
此外,據全國性的海綿城市建設指標,夏季涼爽,熱島強度緩解是海綿城市的一大特點,這可以通過綠色屋頂實現。據研究,綠色屋頂的降溫效果非常明顯,是對抗城市熱島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