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治污“遭遇戰”:用環保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5-07-13 11:45:53 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用環保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臨沂在新《環保法》實施後,打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用難以想像的“決絕”,贏得了環境的極大的改善,為子孫後代謀了福祉。大眾網記者梳理了近期的部分主要報道,對臨沂治污進行全景式呈現。
新《環保法》實施後,臨沂成為第一批被約談的城市。在被約談後,臨沂對57家污染大戶緊急停産整頓,412家企業實施限期治理,空氣環境也立竿見影式取得好轉。今年3至6月,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項污染物濃度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7.8%、23.5%、41.4%、25.4%,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增加31天,增幅達到25.4%,改善幅度居山東省前列。
然而,如此大力度的治污,卻招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臨沂一時間因環保問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有個別媒體將臨沂依法治污的鐵腕行動稱為“休克式療法”,並曝出停産整治導致6萬工人失業等社會問題。而包括環保部在內的政府部門旗幟鮮明地“表態”:臨沂治污過程合法合規;更多的臨沂公眾,則用久違的“臨沂藍”力挺政府治污。
用環保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臨沂在新《環保法》實施後,打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用難以想像的“決絕”,贏得了環境的極大的改善,為子孫後代謀了福祉。大眾網記者梳理了近期的部分主要報道,對臨沂治污進行全景式呈現。
代市長上任不足一週被約談,鐵腕治污是場“遭遇戰”
今年1月,新《環保法》實施,臨沂成為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專項督查的第一站。據《華夏時報》報道,全程參與督查的華東督查中心環保督查人員劉奇説,2015年2月5日至8日,他們在臨沂檢查了15家企業,其中有6家存在偷排、漏排和不正常運作環保設施的情況,環保“三同時”手續完備的只有7家,安裝了廢氣線上監測設施的只有8家,但沒有一家通過有效性審核。
2015年2月25日下午,受環保部委託,華東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寧對時任臨沂代市長的張術平進行了正式約談。這也是新《環保法》實施後,華東區域內的首場環保約談。
此時,張術平履新不到一週,甚至還未被正式免去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的職務,就遭遇當頭一棒。
約談地方主政官員,是環保部最近這一年來頻頻採取的行政手段。在《新聞1+1》以及澎湃的新聞報道中,都不同程度再現了當時約談會上情形:環保部措辭嚴厲,對臨沂市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和時間表,3月4日前將整改方案報送環保部,6月4日前將約談要求落實情況報送環保部,要“達到打擊一批、震懾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我來接受這一次約談,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同時我的決心也是非常大的,我向你們保證,我不會再接受第二次約談。”約談會上,張術平這樣承諾。
沒有退路、逼上梁山,嚴罰、停産、關閉搬遷 ……
據山東一家新聞網站報道,“沒有退路,逼上梁山”,在今年3月2日召開的臨沂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調度會上,張術平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臨沂環保面臨的嚴峻形勢。
臨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領導小組,壓力層層傳遞到基層,各個縣區和街道的領導,都與重點企業掛鉤,承擔“包停産、包安全、包穩定、包整改”的四包任務。對工作滯後於時間節點要求的,一次通報批評、兩次公開約談、三次啟動行政問責,先後有11名縣區、鄉鎮政府責任人和16名環保部門責任人最終被行政問責。
臨沂市政府對華東環保督查中心檢查發現的13家環境違法企業嚴格處罰,並實施停産整治。13家企業共立案28起,處罰總額244萬元,對7家企業9名責任人採取行政拘留。截至目前,有1家部分産能已恢復生産,其他12家仍然停産。對全市57家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治理或治理後仍不能達標排放的重點企業實施停産整治,截至目前,恢復生産31家,26家依然停産。對全市412家企業實施限期治理,目前有305家完成整改,78家轉為停産整治,29家關閉搬遷。
治污之後又見“臨沂藍”,網民助威政府:挺住,加油!
臨沂重拳治污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根據臨沂市環保局發佈的數據,今年3至6月,臨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項污染物濃度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7.8%、23.5%、41.4%、25.4%,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增加31天,增幅達到25.4%,改善幅度居山東省前列。
廣大群眾已經親身感受到了“藍天白雲”的新變化。數月來,在臨沂,關於“臨沂藍”的讚嘆聲不絕於耳。臨沂一位市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鐵腕治污不僅必要,也是在果斷償還歷史欠賬。儘管要付出代價,但是在確保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和維護社會大眾健康的基礎上,無疑是值得的。
網民也在力挺臨沂鐵腕治污,為這場刮骨療傷的治霾行動點讚,為越來越多的“臨沂藍”點讚。網友們紛紛喊出:我是臨沂人,我驕傲,藍天白雲,就是我們想要的。網友“碧水藍天釣魚翁”説,老百姓需要的是健康,治霾讓老百姓有了更好的生活環境,政府就該下這樣的決心。一些網民在為臨沂市政府鐵腕治污點讚的同時,還為政府助威吶喊:“挺住,加油”!
突遭輿論逆轉,鐵腕治污被曝“後果嚴重”
然而,就在臨沂治污效果明顯的時候,7月2日開始,輿論突然出現逆轉,有兩家媒體同時報道了臨沂治污帶來的“嚴重後果”:臨沂治理污染導致大量企業關停,有6萬工人失業,甚至導致盜搶案件增多,社會治安惡化;臨沂治污導致的潛在金融風險也漸成燃眉之勢:57家停産整治企業中,36家有銀行授信,授信餘額高達165.25億元,還對外提供擔保192.02億元,再加上與之相關聯的上下游企業,如果數百億債務集中到期,有可能導致地區性金融風險。
暴風驟雨式的治污行動,招致了一些企業的抱怨。有企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停産時窯爐裏還有兩千多噸玻璃水尚未出貨,但依然被強制關停降溫。如此一來,光是修理窯爐就需要4-5個月,費用接近一個億。當地一位利益受損的企業老總手裏拿著當年招商引資時政府承諾解決手續問題的合同説,如果再不開工,我們將要起訴政府,要求他們承擔違約責任。
另外,停産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也不容小視。據《華夏時報》報道,當地一位副縣長算賬稱,57家停産企業加上400多家限期整改的企業的稅收總量佔全市工業稅收的40%,約為100億元。
治污是倒逼企業轉型升級,57家停産企業31家完成整改復産
在7月3日《新聞1+1》的報道中,張術平説,治污不是要把企業治死,而是用環保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防治大氣污染的治本之策。
正如張術平所言,在治污的同時臨沂市也在積極推進相關配套工作:分行業、分重點成立幫扶工作組,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逐一梳理,實行“一企一策”幫扶。為防止企業信貸危機,臨沂市成立了專門的金融領導小組,並指定專人負責環評手續推進,為企業轉型爭取寶貴時間。據媒體報道,截至目前,57家停産治理企業中有31家完成整改恢復生産;412家限産限期治理企業中有305家完成整改,離崗職工已陸續重回工作崗位。
而對外部普遍擔心的臨沂的經濟社會發展是否會因環保停滯的問題,統計部門給出的數據做了最好的回應。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8%,增幅高於全省4.3個百分點,列全省第二位,稅收佔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8.8%,高於全省5.2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三位。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4.8%,增幅高於全省0.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49.5億元,增長5.24%;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8.2億元,增長11.2%。全市經濟運作總體保持平穩態勢,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回落趨勢有所緩解。
環保部力挺臨沂治污合法合規,有違規企業此前曾被21次責令整改卻置若罔聞
就在輿論直指臨沂治污時,環保部發聲,力挺臨沂治污。
臨沂涉及停産整治的企業均長期違法排污,環保部門多次責令企業改正違法行為,並多次對企業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但污染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一直違法生産。據中國環境報《臨沂污染企業下崗工:污染連命都沒,錢有何用》報道,江鑫鋼鐵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就因為廢氣污染物超標排放被臨沂市環保局處罰,臨沂市環保局曾7次下文責令企業改正違法行為;臨沂三德特鋼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就因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擅自投入生産被臨沂市環保局處罰,並責令企業停止生産,在此期間,臨沂市環保局曾21次下文責令企業改正違法行為,直到被停産整治之前,企業一直置若罔聞。
環保部門對臨沂的做法給予了毫無保留地支援:
7月2日下午,環保部督察組督查反饋會在臨沂市召開,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副主任繆旭波代表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向臨沂市反饋約談整改情況督查結果,對當地治理方案予以肯定。
2日晚,環保部宣教中心微信公號“微言環保”肯定了臨沂的環保措施,文章稱:今天的臨沂,是很多歷史欠賬嚴重的城市經濟轉型時期的一個縮影。歷史欠賬總是要還的,而其中的代價其實不必非要等到經歷過才懂。
7月5日,山東省環保廳在其官方微網志和公眾微信號上,發表題為《臨沂樣本,如何看,怎麼辦》的文章,力挺臨沂鐵腕治污,稱其避免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災難性後果,“相信並期待臨沂市為大家奉獻一個發展中地區經濟社會環境同步共贏的優秀案例。臨沂,加油!”
在2日的督查反饋會上,臨沂市市長張術平表示,要以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此次督查為契機,進一步明確要求,再加壓力,再推措施,把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推向縱深。
專家説法:強勢環保勢在必行,要用環保的尺子逼迫企業轉型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説,經濟體要轉型需要自身經濟實力。像臨沂這樣的地方,前期已經攢下了資本,具備了行動力,加之新《環保法》的推動以及國家政策的拉動,轉型是必然的。
夏光就當前形勢提出了三點建議:1、環保部門應該繼續保持“強勢環保”態勢,嚴格執行包括《環保法》在內的環保法律法規,重點監督地方政府履行職責。發動群眾監督企業,對企業不能手軟,要用環保的尺子逼迫企業轉型,逼迫城市經濟結構和技術升級。2、建議強化中央環保事權。首先國家要做整體的國土開發規劃,制定資源環保方面的長期戰略,國土資源就這麼多,當代人要用,後代人也要用,國家要做好規劃。3、 推動環境産權制度改革。環境容量、生態承載力是非常稀缺的資源,越是稀缺資源越昂貴,需要用市場和價格機制調配它的使用,所以推進環境産權制度改革是核心要求,讓市場提高環境容量配置效率。
還有專家建議,環境整治好比剎車,應該採用“點剎”而不是“急剎”。對此,華東督查中心環保督查人員劉奇認為,經驗表明“點剎”不能遏制污染,只能放任污染蔓延。污染已經走進了死衚同,只有當機立斷才有轉機。不能松鬆緊緊,讓問題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