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將公佈明確區域定位
- 發佈時間:2015-02-04 07:21: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斌
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將公佈 三地陸續確定産業承接平臺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三地兩會獲悉,京津冀發展頂層設計方案——《京津冀協同發展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已完成,或于本月底正式發佈。有兩會代表委員表示,《規劃》內容“非常使人振奮。”
“《規劃》現階段已經相關部門審批,並下發至地方,應該很快會發佈。”上述人士還表示,《規劃》將明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區域定位,並將對産業佈局、産業轉移對象進一步明晰。此外,生態環境保護、交通一體化建設方面將有較大突破。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學院首都經濟研究所所長祝爾娟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該規劃雖然對總體空間佈局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會對三地有明確定位。
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明確區域內不同城市的職能定位,才能真正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職能,加快産業轉移和功能轉移。“另外,考慮到生態環境容量是京津冀區域發展共同的基礎,區域規劃必須建立‘底線思維’。”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解釋,推進京津冀區域範圍內共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定生態管制區域,要進一步統籌京津冀區域山、海、田、林、水等環境要素,構建綠網相通的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其中包括儘快劃定跨界城鎮群的共同生態管制區,重點是西北部山區的生態和水源涵養區、東南部平原的大型生態廊道等。
同時,在下一步規劃實施中,北京與周邊地區城鎮空間的拓展必須充分考慮生態安全格局的限制因素,避免盲目拓張和城鎮建設攤大餅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起,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上升至國家級戰略後三地推進速度迅猛。一向被人認為不主動的北京,也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非常重視,更是將其放在今年經濟工作的首位。據消息人士解讀,按照《規劃》,北京市的重點工作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因此,北京市2014年制定實施新增産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92家,搭建了30個産業疏解合作平臺,推進産業轉移疏解項目53個,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場36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再次指出,要進一步對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功能和産業,逐一列出清單,拿出具體方案,儘快組織實施,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並明確指出加快疏解動物園地區批發市場、大紅門地區批發市場、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對其他區域性批發市場逐步制定調整疏解計劃。積極推動部分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向外轉移和疏解,深化醫療衛生領域合作。
天津方面,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天津是歷史性機遇,在産業對接上深化與北京科技創新合作,加快建設未來科技城、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京津中關科技城,打造京津國家級創新主軸。並在2014年則設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資公司、實施京津合作示範區等一批重點合作項目,確定了濱海新區及有關區縣産業承接平臺。
河北方面,更是梳理出64項重點工作,確定40個承接合作平臺,簽署並實施京冀“6+1”、津冀“4+1”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完成了北京淩雲化工整體搬遷邯鄲,北汽集團黃驊整車項目建成投産,與北京共建曹妃甸現代産業實驗區,與天津共建涉縣天鐵迴圈經濟示範區。與此同時提出,促進設立京津冀開發銀行,重點支援回報期較長的基礎設施及其他重大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地方已做準備與行動外,各省長、市長跑北京更是頻繁。2014年7月31日,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率領河北省部分市長赴京,就京津冀框架下承接相關産業與北京方面進行探討,並簽署相關協議和備忘錄。隨後,8月6日,天津市相關負責人也帶隊在北京圍繞交通、生態治理和産業轉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簽署所有合作協議,加快推動京津雙城聯動發展。
此外,雖然目前還欠“規劃”東風,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已走在前列。2014年12月30日,京津冀三地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共同出資100億元組建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表示,交通部正會同有關方面組織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並將從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智慧交通、港口航道、綜合樞紐等領域,建立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實施項目清單,並在強化各種運輸方式銜接、城際軌道交通、運輸立體化等難點方面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措施,對項目清單實行消耗式管理,確保交通一體化能夠取得真正的實效。例如,將建立京津冀海關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工作機制,實現“一份單卡管通關”。記者 梁倩 方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