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北京通勤時間達97分 資源過於集中是主因
- 發佈時間:2014-11-24 10:5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報告顯示北上廣深上班族平均每天上下班時間接近或超過90分鐘,北京通勤時間全國最長。經濟之聲評論:少一些“舟車勞頓”也是重要的幸福感。
央廣網財經北京11月2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美國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是寸土寸金。曾經有這樣的一個故事,華爾街一個金融白領羨慕地對同事説:“買得起車停不起車,只好坐地鐵,你能開車上下班真是牛人。”同事説:“這算什麼牛人,我們老闆連車都不開,走路上班,他就住在這兒才叫牛人。”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在如今的中國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能走路上班的牛人更少令人艷羨。一份最新發佈的《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顯示,“舟車勞頓”已經成為中國大城市人群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其中,北京通勤時間最長,達到97分鐘。廣州、上海、深圳等城市每天也接近或者超過90分鐘。同時,天津、南京、瀋陽、重慶等城市都超過了65分鐘。
有調查顯示,上下班時間每增加一分鐘,人的焦慮感就隨之增加,其他幸福指標都隨之降低。可見,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有增無減的當下,想辦法讓民眾少一些“舟車勞頓”,也是政府有關部門在提升民眾幸福感方面的“題中應有之義”。
早晚上班期間,不論是坐在車中等待通過擁堵車流,還是在擠得像罐頭一般的地鐵車廂中,顯然都不是愉快的事,但似乎這是現代社會上班族不得不作出的選擇。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説,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最根本的還是大城市的各種資源過於集中。
蘇海南:原因主要還是公共交通不順暢,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再加上特大型城市人口過於居中,生産資源或者是各種生産要素配製過於居中,因此導致進一步惡化城市公共交通。北上廣各種生産要素高度集中,它帶來了很多機會,所以前幾年要逃離北上廣,後來回過頭還是這些大專畢業生,或者有能力有才能者又回歸北上廣,畢竟他們在北上廣發展前景好,機會平等的程度也更多一點,這些有一定才能的勞動者還是到集中到這邊來。
要解決通勤時間長要多管齊下,蘇海南認為,可以從5個方面入手,但治本的方法是要控制超大城市的資源集中,這樣才能制止人口擴張。
蘇海南:比如更好的加強對交通的治理,採取更多的公交,讓公交行走更順暢,必要時候限行單、雙號,這個能夠大大加快交通時間。第二就是錯峰上下班,在國外也有這樣的辦法,在國內的一些城市這麼實行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三,彈性工作時間,那些具備採取彈性工作時間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更遲一點上班,更晚一點下班,它整個工作時間並沒有縮短,使交通擁擠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第四,勞動者個人對工作地點和家庭住址的協調平衡。如果常年3個多小時在路上,勞動者自己也可以想一些調整工作的安排。最後,控制北上廣這種超大型城市人口過於集中,以及各種生産要素過於集中,人們就不會都擠在這來了。
經濟之聲:少一些“舟車勞頓”,是提升民眾幸福感的重要內容。大家提出的辦法不少,有的地方也確實在想辦法。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人們的上下班之路還是越來越難走。怎麼辦?錯峰上下班、彈性工作制等辦法早就有人提出來,有些地方也做了嘗試,為什麼成效不顯著?障礙在哪?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法學系主任姜穎對此進行解析。
姜穎:政府對錯峰上下班僅僅是一個指導,不可能對企業或者各個單位進行強制性措施,因為畢竟上班時間安排還是屬於用人單位經營自主權的內容。另外,錯峰上下班其實也對一些具體的企業和單位工作有一定影響,比如你錯峰上下班,但是其他單位並不錯峰上下班,這樣來講可能對工作的一些整體安排,包括跟外界的協調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們在前幾年也提倡過錯峰上下班,但實際上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主要還是這樣一個障礙。
經濟之聲:大家都在想路途遠,都在想工作的問題,為什麼沒有想房價的問題?我們可以買在單位旁邊,但是買不起,房價的問題對於這方面的影響是什麼樣的邏輯?
姜穎:這個影響是特別重要一個因素,也加劇了現在職工舟車勞頓的困難。比如這幾年像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特別快,而且我們工作的辦公區域、地點都集中在城區裏面,現在在城區裏房價特別貴,所以就導致很多職工只能把房子或者租的房子在城外比較便宜的地方,這樣就加劇了交通的擁堵和交通的成本。
經濟之聲:如今資訊技術飛速發展,買東西商鋪不如超市、超市不如網購,那麼未來能在網上上班,實現遠端辦公?現在看起來並不是難事啊。
姜穎:這個是必然要考慮的,因為現在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科學的發展跟過去的産業發展不同,所以企業在面臨現在這樣一個新的形勢,需要把交通這方面納入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考慮當中。第一要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適應年輕人的一些觀念,他們可能關注一些自由,和自己價值的實現,所以在很多企業當中,如果有這種條件,應當儘量去實行網上辦公和遠端辦公來減少交通成本。另外在單位當中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是不是可以考慮增加職工交通的補貼,對住的比較遠的一些職工適當縮短一些工作時間,減少加班,這樣的一些方式,都能夠有利於減少職工間交通成本和身體付出的負擔。另外也能夠讓勞動者得到一些休息,讓他提高工作效率。還有一個,政府在交通公共服務上要加大各方面的政策力度和投資力度,減少在公共交通方面職工所付出的時間,為企業提高生産效率,在這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其他觀點:
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説,中國在邁向高收入國家進程中,必須進一步縮短工作時間,這有利於擴大就業數量和提升就業品質,有利於勞動者身心健康和促進勞動生産率提升,有利於加快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副司長喬尚奎認為,過去的中國高速發展靠人口紅利,靠的是人們的過度勞動。如今,適應經濟新常態,就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多的依靠開發人力資本,合理確定科學勞動工時,並讓帶薪休假制度得到真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