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南水北調工程構建河南綠色經濟帶 促中原經濟建設

  • 發佈時間:2014-09-19 08: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胡震傑  責任編輯:王斌

  南水北調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該工程建成後總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對緩解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局面,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準,增強綜合國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但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和受水區,同時也是是渠道最長、投資最多的省份,河南省在移民、佔地、經濟等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犧牲的同時,是否也會從中獲得發展機遇呢?

  河南省南水北調辦公室負責人對中國經濟網肯定地説,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河南省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它對緩解河南省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促進河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河南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促進中原經濟區和航空港區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將從如下“四大方面”力促河南持續發展。

  一是該工程極大地緩解了河南省水資源緊缺狀況,為河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水資源保證。河南天然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居全國第22位,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1/5,屬極度缺水省份。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是河南省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的經濟發達地區,也是水資源嚴重緊缺地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後,分配河南省用水計劃37.69億立方米,這將極大地解決河南省水資源的需求矛盾。尤其是在受水區範圍內,南水北調水佔受水區城市供水的一半以上,水資源條件將發生質的變化,2000多萬人直接受益。

  二是構建了南水北調中線綠色經濟帶,有效促進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綠色經濟是以人為本,以發展為動力,在生態環境容量、資源承載能力範圍內,實現自然資源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和人們生活品質持續提高、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一种經濟發展形態。河南是全國農業第一大省,是國家的糧倉,發展綠色經濟有利於走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産為代價發展工業的路子。南水北調工程作為跨流域、跨區域聯繫的新載體,將河南水源區和受水區11個省轄市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渠道沿線為河南省的經濟腹地,有較強的工業、農業優勢,交通發達,百業興旺。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在為受水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障的基礎上,形成具有南水北調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框架,構建一條縱貫南北沿輸水線路輻射的南水北調中線河南綠色經濟帶,將大大改善受水城市建設和投資環境,對加快河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具有獨特的戰略意義。

  三是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生態效益顯著。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三先三後”的建設方針,圍繞總體工程建設,國家和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對水源地和沿線區域的環境治理和環境投資力度,加強水源地生態保護,推進沿線地區加快污水、垃圾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不僅是一個供水工程,更是一個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可持續發展工程。其開工建設將有利於提高河南水資源與水環境的承載能力,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

  首先是改善水源地生態環境。中線工程水源地共涉及南陽、洛陽、三門峽三市的淅川、西峽、內鄉、鄧州、盧氏、欒川六縣,流域總面積為7815平方公里。為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國家專門編制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護十二五規劃》並已經國務院批復,規劃總投資119.66億元,其中河南省24.37億元,規劃項目100個。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河南水源區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工業産業結構調整等項工作的開展。結合水源區水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實施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使庫區生態環境得到修復,達到良性迴圈。對全面提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環境品質,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將産生深遠的影響。屆時,庫區及上游地區天將更藍,水將更清,山將更綠,展現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畫卷;二是改善總幹渠沿線生態環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幹渠水面寬約70米左右,渠道兩側將建8—10米的綠化帶,形成一條“清水走廊”、“綠色長廊”,對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局部氣候將産生積極影響;三是保護地下水源,減少地質災害和環境災害的發生。供水後,沿線空氣品質得到改善,用水矛盾緩解,生態用水相應增加,同時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減少地下水開採,有效緩解地下水位下降的狀況。

  四是形成新的生態人文景觀帶,有效帶動河南旅遊業的發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河南境內綿延數百公里,流經地區不僅有伏牛山、太行山等眾多雄偉壯麗的自然生態景觀,而且還有黃帝故里、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等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遺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它的建成並投入使用,不僅使中原腹地增加了一條綠色長廊、清水走廊,而且有利於打造並形成以南水北調為紐帶、南北方向的黃金旅遊線路,形成新的旅遊熱點。如庫區渠首遊,可以自然生態遊為主題,吸引飲水思源的京津及華北遊客前來觀光。又如幹渠沿線遊,將把水源地、寶天曼、石人山、少林寺、穿黃河隧道、雲臺山、殷墟文化等景點連成一帶,形成南水北調為主線的南北方向的黃金旅遊線路。屆時,河南將形成沿黃“三點一線”歷史文化旅遊線橫貫東西、南水北調中線人文生態旅遊線縱貫南北的“十字”形黃金旅遊架構,極大地推動河南旅遊産業的發展,使旅遊業的整體形象和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