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變直補為“杠桿”促融資活科企
- 發佈時間:2014-09-18 08:28:09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王斌
隨著寧夏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企業改革持續推進,財政企業工作面臨著調整轉型、開拓進取的挑戰。為此,自治區財政主動轉變財政企業工作的思路和方式,認真分析經濟財政形勢,創新財政支援企業方式,完善政府資金引導機制,從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入手,從直接補貼向融資杠桿轉變,撬動放大金融資本,集中扶持企業升級、産業升級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設立專項資金,促進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融資。2012年,自治區政府出臺《關於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加快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建立科技金融協調推進機制,搭建科技和金融合作平臺,引導金融資源投向科技領域,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運用償還性資助、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方式,強化財政科技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自治區財政廳會同科技廳共同制定了《自治區科技金融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設立科技金融專項資金,用於科技金融貸款貼息和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費用補助。截至目前,自治區財政廳累計籌集資金3175萬元,對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18.3億多元貸款給予了利息補助、擔保費用補貼支援。
二是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推進金融資本支援企業發展。為進一步探索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結合方式,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民間資金參與科技開發,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逐步建立科技創新産業化的金融支撐體系,制定了《寧夏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設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風險池”,用於對合作金融機構在支援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過程中所發生的貸款損失給予補償。2014年,首次從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資金注入“風險池”,選擇了石嘴山市、青銅峽市、中衛市三個市縣作為試點,試點市縣配套總額不超過自治區補償資金總額規模,將風險補償資金劃入專戶管理。合作金融機構在風險專項資金總規模基礎上給予5—10倍放大的貸款授信,在利率上予以優惠。當貸款項目出現風險時,自治區、市縣和金融機構按照4:4:2比例共同承擔風險,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首次貸款和續貸規模控制在300—500萬元以內,項目扶持重點向自治區級以上高新區和自治區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期內企業、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資助對象所創辦的企業以及産學研結合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企業傾斜。
三是積極組織實施,有效發揮財政科技資金引導作用。2014年自治區注入“風險池”風險補償資金共計2000萬元,其中自治區1000萬元,三個試點市縣配套1000萬元,預計可爭取合作銀行貸款1億元,計劃用於35個科技型中小企業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建設,目前已經組織申報企業項目,年底前經過核實,論證、審定等,完成第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項目的批復和融資。
今年是啟動科技風險補償資金管理的第一年,以後每年度自治區平均按1000萬元預算規模投入,市縣等額配套。據預測,如果達到預期的引導效果,企業融資後經濟效益顯著,還款及時,形成科技貸款風險補償良性迴圈,五年後,可累計撬動合作金融機構10—15億元融資規模用於中小企業科技項目貸款,將有效發揮財政科技資金引導作用,進一步加大企業科研投入,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