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信貸資産證券化,盤活農村金融又一利器

  • 發佈時間:2014-08-22 13: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日前,全國首家農商行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CLO)———順德農商行“14順元”系列産品順利發行,機構認購熱情高漲,且發行利率遠低於市場預期。

  我國自2005年開展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以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參與資産證券化業務的程度一直不高。2013年11月,銀監會選定6家農商銀行作為全國農商行信貸資産證券化工作試點單位,順德農商行正是其中一家。

  資産證券化因具有分散風險、盤活存量的重要作用,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舉足輕重。而對於當前我國融資成本高漲同時存量規模巨大的信貸市場而言,資産證券化也被視作破解的重要手段。

  以信貸資産為例,通過資産證券化,金融機構可以出售原有的資産組合調整資産負債、盤活信貸資産存量,降低對核心資本的佔用率,為增加新的貸款投放提供條件。同時也可以提高信貸資産的流通速度,為實體經濟注入新鮮血液。

  不僅如此,銀行在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中,還可作為服務商繼續為證券化資産提供管理和服務,並開展一系列中間業務,從而擺脫依賴存貸利差盈利的傳統模式,拓展收入渠道。

  順德農商行此次首嘗信貸資産證券化可謂意義重大:一方面,CLO發起主體突破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局限,向更貼近“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地方農商行發展;另一方面,資産品質開始逐漸降低,此次兩檔産品的評級都偏低,但最終獲得投資者的踴躍認購,表明這個市場日漸成熟。業界預計,隨著監管機構審批權的逐漸放開,下半年資産證券化很有可能出現放量。

  我們認為,在頂層設計正千方百計為農村金融提供寬鬆融資環境的大背景下,資産證券化作為一項重要的金融創新手段,有助於農村商業銀行將不具有流動性的信貸資産轉化為具有高流動性的現金資産,釋放信貸規模,從而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

  然而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近期頻頻曝光的不良貸款陡增現象表明,農村商業銀行對於信貸資産的風險控制能力依舊相對較弱。而信貸資産證券化在分散風險的同時也具有傳導風險的能力,一旦資産證券化推進過快,而銀行對於信貸資産的風險不能有效地進行控制,則很有可能蔓延成為一輪系統性危機。

  因此,在原有試點的基礎上,下一步可以適當對更多符合條件的農村金融機構放開準入。不過,監管機構在原則上還是應該持審慎的態度,對這些銀行的資質進行嚴格地甄別和篩選,並掌握好擴容的節奏。而同時,各農村金融機構也須不斷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準,以獲得對風險進行有效掌控的能力。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資産證券化才能健康地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的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