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2015文化企業薪酬發展報告:大有“錢”途

  • 發佈時間:2016-01-11 08: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文化産業要成為支柱産業。維持文化産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人才因素。那麼我國文化産業現階段人才發展狀況到底怎麼樣,能否支撐行業健康快速發展?行業薪酬是否具備足夠競爭力?行業中精英人才會受哪些因素激勵?文化企業的激勵效果到底如何?在網際網路+和文化+的雙重衝擊下,我國文化産業在人才和薪酬方面又會産生怎樣的影響?日前,《2015文化企業薪酬發展報告》發佈,報告顯示,我國文化産業人才大有“錢”途,在薪酬漲幅和平均收入都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4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産業增加值2394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未扣除價格因素),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3.9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為3.76%。日前,微信公眾號“中經文化産業”與東方意象文創機構共同發佈了“2015年文化産業薪酬調研問卷”,收集了全國文化産業近2000份員工薪酬調研統計問卷。東方意象文創機構對文化産業企業員工基本結構、薪酬福利狀況、受激勵狀況進行系統分析,全面盤點2014年-2015年行業最新的薪酬走勢。

  報告指出,2014年-2015年由於文化産業行業快速發展,企業和人員跨界進入為行業帶來了新風;網際網路大熱,帶動産業人才的年輕化;産業蓬勃發展和創新創意人才供給之間矛盾凸顯;寡頭壟斷加劇人才掠奪,IP愈受重視,優質內容和創意人才價值攀升;全球化推動聯動佈局,國際化人才需求增加;行業並購和融合加劇,激活更多創新創意。

  報告顯示,我國文化産業人才大有“錢”途,在薪酬漲幅和平均收入都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準。2014年-2015年,中國文化産業總體薪酬增長較快,平均薪酬增幅達到20.46%。各行業薪酬增幅不一,其中:出版發行與傳媒業為22.06%;文化娛樂業為23.91%;創意設計業為15.46%;藝術與工藝品業為22.89%;教育培訓與諮詢業為17.4%;旅遊與會展業為17.38%。

  在區域差異上,其中以西北和東北地區漲幅最高,各地區薪酬差距在縮小,但仍以華北地區整體薪酬水準最高,其次為華南和華東地區。

  而從不同性質企業來看,民營性質文化企業快速發展,薪酬漲幅也最高,和國有企業、外資性質企業薪酬差距在縮小。

  從平均薪酬水準來看,2014年-2015年,我國從業人員平均薪酬達到10.08萬元,其中藝術與工藝品業最高,達到12.7萬,創意設計業最低為6.54萬。

  在薪酬分佈上,仍然是外資性質企業排在首位,其次為國有性質企業和民營性質企業。

  在激勵效果上,傳統福利項目(包括法定福利、月度補貼和年度補貼和各類禮金)仍然被認為最具有激勵效果,而無息住房貸款福利也得分很高,補充保險和年度體檢激勵效果相對較弱。

  報告對現階段文化産業人才管理狀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文化企業從業人員長尾模型、網際網路發展衍生出新職業等獨特觀點。對小微文化企業難以招到人才,或者説招聘人才成本高進行了分析,對文化創意企業的股權期權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報告最後建議,文化企業採取早做人才儲備、建立人才梯隊,關注外部合作和外包,關注內容研發和創意激發人才的培養,關注年輕員工,為員工“賦能”,關注合夥人計劃,才能為企業健康持續創造打下堅實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