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化産業走向南亞東南亞

  • 發佈時間:2015-08-06 08:29:22  來源:雲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開義

  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立足豐富獨特的資源優勢,突出雲南民族文化特色,順應市場需求,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推動文化産業與旅遊、科技、金融融合,實施思路項目化、項目工程化、工程數字化,努力打造“文化雲南”品牌,雲南努力探索一條具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雲南文化産業發展之路。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及各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文化經濟政策,為文化産業進一步快速發展提供政策支援。確定新的10大主導産業,制定下發了《關於2014年至2015年重點發展十大文化産業的指導意見》,明確重點發展新聞出版發行、廣播影視、印刷包裝、會展服務、珠寶首飾、民族民間工藝品、遊覽娛樂、歌舞演藝、創意設計、文化資訊傳輸等十個重點主導産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文化産業結構調整中,邁出了堅實而穩健的步伐。

  以文化創意為先導,以市場為引領,我省文化産業堅持內容為王、特色立足,進一步完善機制,實施項目,鍛造品牌,轉型升級,壯大實力,推動我省文化産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搭建文化産業平臺,營造良好的文化産業發展氛圍。省文産辦專職副主任劉榮介紹,我省連續舉辦的兩屆雲南文化産業博覽會,以“文化創造財富·創意提升價值”為主題,成功搭建了展示文化産業成就、展現文化企業風采、展銷特色文化産品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國際性持續增強,外省客商不斷增多,省內廣大文化企業踴躍參加,已經成為國內較有影響的文化産業展會之一。

  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産業。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特色文化産業發展規劃,根據省委分管領導的創意,經過組織專家學者研究論證,制定印發了《雲南省民族民間工藝品産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確定了“金、木、土、石、布”5個門類的發展佈局,得到各地廣泛響應和支援,促進特色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在省內外産生良好影響;採取重大舉措,努力建設“全國特色文化産業示範區”,省委宣傳部、省文産辦、光明日報社共同支援的“全國特色文化産業研究(雲南)基地”建設順利推進,推出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研究成果。

  為推動特色産業快速發展,去年以來,開展了建水紫陶傳家寶設計大賽、華寧陶拉坯邀請賽、 雲南十大刺繡名村鎮評選,雲南省文化産業特色企業、特色村寨、特色協會,雲南省特色文化産業知名品牌評選等活動,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西安、東陽以及義大利米蘭、阿聯酋迪拜、印度孟買等地舉辦雲南特色文化産品萬里行活動,擴大了我省特色文化産業的影響,得到社會普遍關注,也拓展了文化市場。現在,玉石、建水紫陶、華寧釉陶、民族刺繡、斑銅、斑錫、烏銅走銀、劍川木雕、紅木木藝、香格里拉尼西黑陶彩陶等特色産業,百花齊放、異彩紛呈,逐漸形成規模化、産業化發展趨勢,經濟效益顯著,帶動當地經濟、旅遊發展。

  文化産業“走出去”在全國獨樹一幟,打造了文化産業走出去“雲南樣本”。為實施文化“走出去”跨越發展,近年來,我省充分發揮與周邊國家接壤或相鄰的地理優勢,積極配合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我省制定印發《雲南文化産業“走出去”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開創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新優勢,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演藝、民族民間工藝品等文化産業全方位“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進一步明確政策措施和激勵辦法,對入選國家級、省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進行扶持,借助平臺面向海外宣傳推廣雲南文化産業,拓展雲南對外文化貿易。2013年的核心文化産品出口達到3億美元,為建設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文化輻射中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實踐中探索了可貴的經驗和做法,創造了雲南文化産業走出去的“雲南樣本”,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光明日報與雲南省委宣傳部聯合在京召開文化産業走出去“雲南樣本”研討會,總結推廣成功雲南經驗。建設智庫、加強培訓、打造平臺、拓展渠道,不斷提高文化産業公共服務水準。為加強文化産業智庫建設組織人員到上海考察學習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經驗,舉辦了第五屆全國版權經紀人專業實務培訓班暨雲南民族文化産品版權開發交易培訓班、全省文化産業培訓班、“工藝大師與設計創意名家走進雲南”系列培訓活動,促進骨幹文化企業更新觀念、拓展視野,提升特色文化企業創意設計水準;積極組織特色文化産業骨幹企業參加第十屆深圳文化産業博覽會、第三屆中國(北京)服務貿易交易會、第七屆西部文化産業博覽會、2014年世界工藝文化節暨第九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等重點展會,開拓省外、國外市場。成功開發文化産業招商引資項目庫,利用第二屆南博會、第十屆泛珠洽談會等平臺,加大文化産業招商引資力度。與淘寶、天貓網等全國知名電子商務網站合作,組織故事分享會、雲南文化産品淘寶大學培訓班和淘寶拍賣會等活動,為開拓雲南文化産品電子商務銷售渠道進行了有益嘗試。

  經過不懈努力,我省文化企業持續快速發展,小微企業日益涌現,龍頭企業不斷成長壯大。今年開展的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省文化産業法人單位已發展到1.4萬家,比上年增長16.7%,從業人員21.59萬人;全省共有文化産業個體經營戶近6萬家,從業人員15.4萬人。全省2013年文化産業實現法人單位增加值362.4億元,佔全省地區生産總值(GDP)的3.07%,比上年提高0.17個百分點。雲南文化産業發展總體處於西部前列、全國中上的水準。

  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文化休閒娛樂服務、文化産品生産的輔助生産、工藝美術品生産和文化資訊傳輸服務5個行業,增加值佔比超過四分之三,成為我省文化産業的主力支柱;依託旅遊業從事“金、木、土、石、布”特色文化産品加工銷售的單位眾多,工藝美術品生産成為雲南文化産業十大分類中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在傳統優勢文化企業印刷、會展服務的基礎上,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成為發展勢頭強勁的新興産業,文化休閒娛樂服務仍然發展迅速。

  我省文化産業發展的同時,也存在投資不足、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不夠、文化産業企業規模偏小、文化創意設計與製造等科技含量不高、文化消費有待提高、基礎條件薄弱等困難和問題,新聞出版發行、廣播電視電影等傳統文化産業也受到網際網路衝擊, 急需轉型升級。面對困難和挑戰,我省積極優化産業結構,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圍繞“文化+”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適應“網際網路+”時代潮流融合發展,大力推進傳統文化産業轉型升級,以促進雲南文化産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積極發展“金、木、土、石、布”5個民族民間工藝品門類,以促進雲南文化産業特色魅力顯著提升,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特別是南亞東南亞國家市場,以促進雲南文化産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力顯著提升,努力實現雲南文化産業跨越式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