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54.9%受訪者感覺國貨品質越來越好

  • 發佈時間:2015-10-26 08:44: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在安徽合肥一家液晶面板生産企業工作的王欣(化名)告訴記者,“過去30年裏,國人對國産品牌的認知先是來自李寧,接下來就是海爾,再加上2000年後的華為,這3個品牌可以稱作中國製造歷史的縮寫。”王欣表示,如果沒有國內對於顯示面板的大量投入和研發,國內的TCL、長虹、海信等一系列國産品牌也不會快速佔據市場,並與新力、三星分庭抗禮。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産業分類裏全部生産門類的國家。獨立完整工業體系的建立,既是“中國製造”的名字從艱難突破,到飽經非議,再到遍佈世界的過程,也是國民勤奮創造、不斷進取的結果。時至今日,你對“中國製造”的印象如何?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問卷網聯合發起的一項調查(2002人參與)中,對於“中國製造”,51.2%的受訪者第一印象仍是“品質一般”。不過54.9%的受訪者感覺這些年國貨品質正在越來越好。

  受認可度最低的國産品類:汽車、電氣機械設備和工業機械設備

  調查發現,在各種品類的商品中,受訪者最傾向選擇國産的三類是服裝鞋帽(61.1%)、大小家電(48.4%)和家居百貨(包括辦公用品、廚具等)(43.5%)。

  鐘興芳(化名)是原大連紡織廠的一名退休員工,雖然這個廠輝煌不復當年,但提起廠裏生産的棉麻製品,鐘興芳仍讚不絕口,“當年廠裏産的毛巾,我到現在都不捨得用。”在她看來,中國是農業大國,製造是從紡織起家的,“所以,很多國際衣服鞋帽品牌的工廠都在中國,比如蘇州的阿迪達斯、拉伕勞倫等,還有在東莞的紀梵希、巴寶瑞等,太多了。”她分析,中國這一行業的製造水準絕對處於世界頂端,卻因沒有品牌意識,而只能長期給人代工。“應該鼓勵有志的代工廠老闆向國際服裝業高端市場轉變、進軍”。

  在瀋陽一家地産公司工程部工作的劉海峰告訴記者,從他接觸的層面看,中國製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到工地上的吊機、挖掘機,小到工人們手裏的釘槍、電鑽,美國卡特的就是故障率低、全天候問題少,德國博世的就是堅固順暢。越是需要精工細緻的東西,國産的越容易露怯,就像國産車很難被大多數家庭接受。這都説明一個問題,我們還只是一個製造大國,距離製造強國的路還很長”。

  受訪者傾向購買的其他國産商品依次是農副食品(37.4%)、裝修建材(27.2%)、工藝品(24.8%)、珠寶首飾(18.5%)、數位産品(16.2%)、化粧品(14.9%)、奢侈品(10.9%)、汽車及相關(10.6%)、電氣機械及器材(10.2%)和工業機械設備(9.9%)等。

  “中國製造”關鍵詞:品質一般、規模龐大、模倣山寨

  説到對“中國製造”的印象,51.2%的受訪者認為品質一般,41.8%的受訪者覺得量大、規模大,還有41.1%的受訪者認為是模倣、山寨。而“價格低廉”被受訪者們放在了第四位,選擇比例為40.7%。

  除此之外,受訪者對“中國製造”還包括:什麼都能造(39.7%)、對市場需求反應快(32.0%)和遍佈世界各地(29.9%)等積極印象。

  在北京某傢具沙發廠工作的唐捷表示,沙發廠正面臨著由低端向高端過渡的轉型期。“主要是要開展品牌戰略,我們不止做一個品牌,而是多個品牌齊頭並進。讓低端的品牌逐步退出市場,高端的品牌逐步佔領市場。”

  在他看來,長期被困在低端的主要原因還是高端的生産製造成本高,對高端市場也缺乏經驗。而且,高端産品的生産與製造也需要雇傭高技術人才。“高端都想去,然而不是一轉身就能辦到的。大環境一有風吹草動,我們就開不起工資。只有能壓低成本,優化産業結構,抗風險能力和利潤能力才有可能上去”。

  在安徽合肥一家液晶面板生産企業工作的王欣(化名)告訴記者,“過去30年裏,國人對國産品牌的認知先是來自李寧,接下來就是海爾,再加上2000年後的華為,這3個品牌可以稱作中國製造歷史的縮寫。”王欣表示,如果沒有國內對於顯示面板的大量投入和研發,國內的TCL、長虹、海信等一系列國産品牌也不會快速佔據市場,並與新力、三星分庭抗禮。“如今,正因為中國液晶面板生産能力和水準提高了,才拉低了國際巨頭的價格,才讓小米和樂視等網際網路電視以超低的價格進入了年輕人的客廳”。

  總的來説,在54.9%的受訪者眼中,國産的品質正在變得越來越好,15.5%的受訪者認為會越來越差,20.3%的受訪者覺得沒什麼變化,9.2%的受訪者表示説不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