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76.2%受訪北京市民願為改善空氣品質少開車

  • 發佈時間:2014-12-02 07:15: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11月初的“APEC藍”至今讓不少北京人懷念。有人將“APEC藍”歸功於當時臨時採取的單雙號限行措施,從而建議將這一措施常態化。日前,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回應,對於社會上提出希望在未來包括雙休日在內,常態化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建議,市裏將進行研究論證。

  既然是研究論證,當然少不了與單雙號限行這一措施利害關係最密切的群體——北京市民的參與。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1名北京市民進行的一項即時線上調查顯示,72.3%的受訪者支援將單雙號限行常態化,15.7%的受訪者表示反對,12.0%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説。76.2%的受訪者表示,為了改善空氣品質願意少開車。

  受訪者中,73.3%的受訪者家裏有1輛車,11.6%的受訪者有兩輛,15.1%的受訪者家裏沒有車。

  專家解釋,單雙號限行與解決霧霾之間並無必然因果關係

  對於單雙號限行常態化這一措施,北京某企業員工陳先生表示不能接受。在他看來,這樣的措施會給他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當初買車就是為了少擠地鐵和公交,政策怎能説變就變?“除非單位允許我們在家辦公”。

  同為有車一族,北京市某事業單位職工楊女士對這一舉措卻表示支援。她説,實施單雙號限行,的確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一些不便,但是如果這一措施能換來北京的藍天以及順暢的道路交通,也算值了。她建議,家裏有車且尾號分別為單雙號的鄰居,可以結對互助,在限行的時候搭對方的車,解決兩天裏有一天開不了車的問題。

  家住北京北五環外在二環內上班的歐陽女士,每個工作日上午都要先坐公交再坐地鐵才能到達單位。對於單雙號限行常態化的建議,她舉雙手贊成。她認為,首先,由於自己沒有搖上買車的指標,這一措施對自己影響不大;其次,APEC單雙號限行那幾天,路上的車明顯少多了,下班時公交車走得也很順暢,“給人的感覺特別好”。

  “不能因為單雙號限行對自己沒有影響,就聽之任之。”在家住北京海澱區的何先生看來,用單雙號限行治理霧霾的想法比較可笑,霧霾的成因是複雜的,為什麼一定要拿老百姓的家用車開刀?另外,他擔心,單雙號限行會給公交地鐵帶來巨大的人流量,現在北京早晚高峰的地鐵早就不堪重負了,乘客數量再增加,安全問題能保證嗎?

  調查顯示,在支援單雙號限行常態化的理由中,“減少霧霾改善環境”排在第一位(65.1%),“緩解道路交通擁堵”(64.6%)緊隨其後。其他還有:“少開車有利身體健康”(32.5%),“政府有權分配道路資源”(28.4%)等。

  而在反對單雙號限行常態化的理由中,“臨時性措施不宜常態化”排在首位(39.0%),“促使大家買第二輛車,反而增加機動車數量”排在第二位(37.7%),“管理方式太粗暴”排在第三位(34.6%)。其他還有:“汽車稅費按年徵收,限制開車不合理”(30.5%),“造成有車一族出行不便”(26.6%),“增加公共交通壓力”(19.7%),“是一種‘懶政’”(15.2%)等。

  對於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單雙號限行常態化有利於減少霧霾改善環境,長期關注空氣污染問題的國內知名環保NGO組織——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兩者之間並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他舉例説,APEC召開前幾天北京就實行了單雙號限行,但河北等地還沒有採取相應措施,那時北京還是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霧霾。可見,只是實行單雙號限行,對於解決北京霧霾問題的作用並不明顯。

  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常態化的單雙號限行屬於較激進的做法,不應成為城市空氣改善的常規措施。空氣品質與氣象條件和污染物排放有關,機動車限行對大氣污染治理肯定有正面影響,但想通過單雙號限行解決北京污染問題,只是美好的願望。如果提倡單雙號限行,很多家庭會選擇購買兩輛車來保證每天出行,這不利於機動車總量控制。

  調查顯示,目前只有1輛車的受訪者中,有26.6%的人表示,如果單雙號限行常態化,家裏有再買一輛車的打算。

  專家認為,一些官員應對北京道路交通問題上的失誤決策負責

  如果單雙號限行常態化,需要哪些配套措施?調查中,受訪者首選“增加公共交通運力”(64.4%),其次是“公務用車帶頭限號並嚴格監督”(63.0%)。接下來是“降低公共交通價格”(47.3%)、“減免與購車用車相關的稅費”(27.0%)等。

  清華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段進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是一座超大型城市,像單雙號限行這種涉及全體市民的重大決策,不管合理與否,論證和實施的過程都應該儘量和緩,搞突襲性的措施一定會帶來很多負面問題。

  段進宇説,由於北京市市區地價過高,許多在市內工作的人都被擠到了公共交通不太方便的遠郊區生活,他們只能選擇買車。目前,北京幾乎所有的郊區線地鐵公交在早晚高峰時段都是超負荷運作。如果實施了單雙號限行,住在遠郊區的人如何解決上下班通勤,將是一個大問題。

  “單雙號限行這一措施必須要經過充分的評估、全面的論證。”馬軍指出,所謂論證,首先應該公開,讓利益相關者充分參與、表達意見;其次,在討論單雙號限行這一措施之外,一定要對“替代性方案”和“零方案”進行論證,即不實行單雙號限行會怎麼樣,或者在單雙號限行之外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馬軍説,在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上,拿小汽車這種移動污染源開刀,而不先解決工廠、鍋爐等固定污染源,是一種事倍功半的做法。因為相對於動輒幾百萬輛的小汽車,固定污染源的數量一般較少,法定的排放標準也比較明確,檢查和處罰起來成本較低。“遺憾的是,在公開固定的空氣污染源資訊方面,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目前做得很不理想”。

  段進宇直言,早在十幾年前,就有專家呼籲北京應該有計劃地控制汽車數量,但當時沒有被採納。現如今,小汽車數量瘋狂增長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政府不去反思以前的做法,不去拿出更長遠的解決方案,只是限制老百姓做這個、做那個,有些不太合理。

  “現在講重大決策責任追究,一些官員在北京道路交通問題上的失誤決策就應該被追究。否則,我們只會想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永遠沒有人思考長遠的問題,以前犯過的錯誤以後可能還會再犯。”段進宇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