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6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在自貿區平臺上推動票據業務創新

  • 發佈時間:2014-10-25 14:15: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目前,我國企業年累計商業匯票簽發量已逾20萬億,期末商業匯票未到期金額也已達9萬億,金融機構年累計票據貼現量更是超過45萬億,如何加快票據跨市場創新,助推整個金融市場發展,是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近年來,票據業務在跨市場合作和創新做了很多積極嘗試和有益探索,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問題。一是票據業務自身電子化、標準化程度不夠;二是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缺乏相關法律、法規支援;三是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缺乏有效平臺和渠道;四是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風險防控需做提前謀劃,監管需做協調。

  利用自貿區改革深化時機,加快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是突破票據市場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

  票據業務具有兩種特徵:一是本身的信貸特徵,在服務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方面發揮直接作用;二是越來越突出的資金化特徵,通過活化、活躍、創新、做大金融,助推金融市場發展。

  票據業務信貸特徵作用的發揮

  按照目前信貸政策,持票企業在將所持票據以貼現方式獲得銀行融資支援時即計入當期銀行貸款規模。票據業務發揮自身信貸功能,對經濟增長産生了極大的拉動效應。通過承兌、貼現業務辦理,票據業務為宏觀經濟順暢運作提供了良好短期資金融通服務,與宏觀經濟産生相互正向激勵效果。

  同時,票據也成為銀行重要的信貸規模調節工具,起到“蓄水池”作用,實現信貸規模的餘缺調劑。當信貸規模寬鬆時,銀行通過增持票據撐佔多餘信貸規模。當信貸規模緊缺時,銀行通過釋放票據支援傳統信貸業務的投放。實體經濟和銀行對票據業務信貸融資功能的需求和青睞,刺激了票據貼現餘額規模的快速發展, 2009年全國金融機構票據貼現餘額最高時一度增至2.4萬億元,較2001年增長近8倍。

  票據業務資金特徵對金融市場發展的助推

  近年來,受信貸規模持續調控等因素限制影響,票據業務信貸規模調節作用日趨弱化,資金特徵和作用發揮更趨明顯,突出表現在:

  一是票據業務資金週轉加快,累計貼現量增加的同時貼現餘額反而下降,2013年全國金融機構累計票據貼現45.7萬億元,同比增長44.3%,期末貼現餘額2.0萬億元,同比下降4.1%。

  二是通過發展承兌業務增加承兌保證金以改善資金狀況,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承兌保證金快速發展;而回購業務成為票據市場重要交易方式,同期回購業務規模及交易量已超過票據轉貼現。

  三是票據價格走勢與資金市場價格相關程度不斷提高,2007年-2008年轉貼現買入利率和shibor(隔夜)間的相關係數只有0.24,2009年-2012年間兩者的相關係數迅速增加到0.8,票據利率走勢受資金因素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經過十幾年持續的發展和積累,票據市場已發展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成為貨幣市場最重要子市場之一。作為向宏觀經濟實體提供短期資金融通服務、最為市場化的優質金融産品,票據因其短期、便捷、流轉迅速的特性,往往對宏觀調控的反應更為直接、迅速。票據業務資金化趨勢影響著未來票據市場發展的走勢,也成為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發展的內在驅動和突破基礎。

  跨市場創新為票據業務提供廣闊上升空間

  (1)金融形勢發展需要票據業務提供更大支援

  目前,我國企業年累計商業匯票簽發量已逾20萬億,期末商業匯票未到期金額也已達9萬億,金融機構年累計票據貼現量更是達到45.7萬億,相當於當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的80%。

  一方面,票據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企業通過票據融資需求巨大,票據市場參與者日漸增多,交易體量增長迅速;另一方面,票據業務仍更多局限于銀行業範圍內,跨市場創新、合作仍然有限,票據業務在在服務金融做大做強中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發揮。

  相比信託、基金、證券而言,票據業務在資産規模、交易體量上都具有一定優勢。這裡面既有社會歷史因素,也有市場現實因素。從歷史因素角度看,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具有先發優勢,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服務體系、業務網路鋪設完善,在整體社會融資結構中佔比較高。

  尤其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仍處初級階段,配套社會信用體系仍不盡完善情況下,實體經濟也更為依賴銀行體系融資。從市場現實因素角度看,票據業務與實體經濟聯繫更為緊密,市場化程度更為充分,這些都成為其快速發展的助推因素。

  順應金融形勢發展需要,創新發展票據業務,是現階段企業和銀行的共同需求。一方面,隨著社會財富的積聚和各類型機構、企業、個人投融資需求的多樣化,多層次融資服務需求對票據業務服務功能提出了更高更廣泛要求,亟待票據市場進一步創新發展,完善功能作用,助推整體金融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受信貸規模約束,票據市場持續擴大和作用發揮受到限制,以銀行承兌、貼現為發端的票據業務也有跨市場創新的內在需求。

  (2)票據業務需要通過跨市場合作尋求發展空間

  信託是伴隨著商業銀行體系發展的傳統金融業務之一,其本意為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即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産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照信託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委託人)的利益或其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處分的行為。截至2013年末,我國國內信託公司信託資産總規模為10.91萬億元,與上年7.47萬億元相比,同比增長46%。

  基金則是指由監管部門核準成立的基金公司通過公開或者非公開募集資金,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財産,由基金託管人託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或其他項目投資的一種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截至2013年末,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89家,其中合資公司47家,內資公司42家;管理資産合計4.2萬億元,其中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3萬億元,非公開募集資産規模1.2萬億元。

  證券公司則近似于投資銀行,在進行證券經營和證券經紀的同時,接受客戶委託,為客戶提供投資並購諮詢和資産管理服務。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佈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12月31日,115家證券公司受託管理資金總額5.20萬億元。

  相比信託、基金、證券、資産管理等業務類型,票據業務的主要參與機構為商業銀行,同質化嚴重;銷售渠道集中于銀行之間,較為單一,也未形成全國統一的交易市場;主要客戶為具有票據融資需求的企業和提供票據融資服務的銀行,個人投資者不能參與其中,客戶群體有限;票據市場作為貨幣市場的一個子市場,流動性強,易變現,與資本市場、産業市場等跨市場融合少。

  究其本質,無論是信託,還是證券,或是基金,為客戶提供的金融服務都屬於大資産管理的範疇,只不過管理模式、交易渠道、主要客戶對象、監管機構、設立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

  一方面,信託、證券、基金、資産管理公司等機構,都有希望通過與票據業務合作創新,進一步豐富資産管理組合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迫切需要有更多其他類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與到票據業務合作和交易中來,幫助其實現票據資産的交易轉讓和資金餘缺的調劑。

  再者,通過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票據市場自身也可以更為緊密地發揮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的橋梁作用,以自身的繁榮發展有力促進整個金融市場體系的繁榮發展,服務於金融做大做強。

  -

  近年來,票據業務在跨市場合作和創新做了很多積極嘗試和有益探索,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問題。

  票據業務自身電子化、標準化程度不夠

  人民銀行建設並管理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自2009年10月28日投入運作以來,票據電子化進程穩步推進,但電子化、標準化程度仍顯不夠,流動性也有不足。

  根據有關統計,2013年電子票據年累計簽發量總體佔比仍不到20%,市場轉貼現交易佔比更是不足10%。票據業務自身電子化、標準化程度不夠,限制了其通過組合實現跨市場資産轉讓的便利條件。以債券市場為例,2013年中國債券市場發行額6.9萬億元,遠低於同期票據簽發量,但債券市場總交易規模高達262.7萬億元,是同期票據市場累計貼現量的數倍。

  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缺乏相關法律、法規支援

  目前,票據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中缺乏對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的支援內容,有關條款仍將主要關注集中在票據支付結算功能實現和銀行間流轉方面,在票據跨市場交易、轉讓等方面還存在空白。

  如,目前《票據法》規定票據所有權的轉移須以完成背書轉讓為前提,對合同約定等其他形式轉讓票據未做規定。這些法律、法規空白,客觀上限制和影響了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

  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缺乏有效平臺和渠道

  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一般規模較大,時效性要求高,需要有高效、可靠的平臺或渠道支援。只有通過這一平臺,電子化類標準票據産品才能在跨市場不同類型機構間實現便捷的交易轉讓。

  早在2012年8月,有關部門就已經批准了部分符合條件的基金公司開發票據基金産品的試點資格,但由於受到平臺和渠道的限制,能達到基金産品回報要求的市場利率窗口期較短,機會稍縱即逝,試點未能有效推開。目前,有效平臺和渠道的缺乏仍是制約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的一大因素。

  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風險防控需做提前謀劃,監管需做協調

  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合作機構主營業務性質不同,目標客戶群體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不同,因此,風險防控應做提前謀劃,系統思考。此外,因為跨市場創新合作機構分屬不同監管部門,導致監管政策難以統一,也給跨市場創新合作帶來不小難題。

  近年來,票據業務在跨市場合作和創新做了一些積極努力和有益嘗試,但有些嘗試因為存在潛在風險和監管套利可能而被叫停。如票據業務和信託合作的票據信託業務就遭到監管部門暫時通知叫停。

  -加快創新是突破票據市場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

  利用自貿區改革深化時機,加快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是突破票據市場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當前我國正處於“金融加速深化”期,金融市場層次不斷豐富,不同類型市場間、不同層次市場間的連通性增強;金融機構業務合作加強,銀行、信託、證券、基金、資産管理公司等不同行業的金融機構存在很大互補合作空間;金融機構資産管理和運營越來越依賴金融市場,機構與市場間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

  在此形勢下,票據市場唯有通過加快創新,尤其是加快跨市場合作創新,才能有效突破當前發展中所面臨的瓶頸。金融改革加速深化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和倡導的,監管部門需要通過監管協調,積極營造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氛圍,優化創新所需的法律、監管、政策等市場基礎條件,加強政策對創新的引導,在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創新的同時,做好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的統籌規劃。

  2013年8月30日,我國建立了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已經開展。如何促進票據業務加快創新,加大票據業務助推金融市場作用發揮,統一監管政策和發展政策,也應該進入協調機制框架視野。

  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深化為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提供機遇

  上海自貿區對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的鼓勵政策為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圍。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海自貿區調研期間表示,要繼續推進自貿區的金融改革創新,要邊改革邊總結,為全局性金融改革、區域金融改革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上海自貿區可以成為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的試驗區和示範區。前文分析的票據業務在跨市場創新中遇到的主要障礙,都可以利用自貿區政策優勢,加以突破。在自貿區範圍內,可以對目前法律、法規在票據跨市場交易、轉讓方面空白部分予以規範、補充。可以通過推出扶持政策,支援票據統一託管交易平臺在自貿區內率先應用。引導目前佔據市場80%份額的紙質商業匯票通過合格從業金融機構,經由票據託管平臺進行電子化轉換。

  在形成了一定的票據資産規模體量後,繼而在票據託管平臺基礎上推進集中交易平臺建設,甚至可以進一步與同樣位居上海的銀行間市場清算、交易系統實現平臺連結,為更多類型機構參與到票據資産管理和交易中來提供便利。利用自貿區金融改革深化良好的政策環境和便捷的票據託管平臺,一方面,便於正向引導創新試點和風險把控,另一方面,從市場交易環節入手,可以更好架通票據跨市場創新橋梁,拉升票據市場持續發展空間。

  工具創新和主體擴大是自貿區內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的關鍵

  在自貿區範圍內可以嘗試引入更多類型機構參與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範圍可以擴大至信託、證券、保險、基金、私募、第三方理財、金融租賃等不同類型機構,重點考慮在建立票據基金、投資票據、開拓票據資管服務的保值增值、理財業務、發行以票據為標的信託憑證等方面進行跨市場合作創新。

  一是,開展票據與基金之間的創新合作,發行票據基金産品。票據基金産品具有一般貨幣市場基金的性質,應投資于信用等級較高的票據,基金管理方應該是具有貨幣市場基金管理良好記錄的基金公司,票據託管方應該是具有票據專業管理能力的票據託管平臺或商業銀行。

  二是,開展票據與信託之間的創新合作,發行以票據為標的的信託憑證。票據信託是商業銀行將已貼現的未到期票據,以約定的利率轉讓給特定的信託計劃,並據此發行信託憑證,而參與該計劃的投資者則作為特定信託計劃的委託人和受益人,獲得相應信託收益。

  雖然此前銀監會已于2012年對信託公司票據信託業務叫停,但當時監管叫停的本意在於防止票據資金脫離實體經濟空轉,而並非業務本身存在較大風險。票據作為風險低、變現能力強的優質資産,對信託計劃投資人具有吸引力,應在自貿區內適當予以放開。

  三是,開展票據與證券之間的創新合作,發行票據資産證券化産品。商業銀行可以作為票據資産證券化的發起方,將票據資産託管給證券公司。證券公司則依據託管的票據資産發起形成特定資産組合,選擇確定SPV公司公告發行可交易的票據資産證券。

  投資者可通過銀行間市場、交易所、票據統一交易平臺等渠道購買該票據資産支援證券並交易。票據資産證券化屬於期限偏短、收益偏低的業務品種,可較好地為短期投資者、風險規避型投資者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資産品。

  四是,開展票據與保險、理財、金融租賃等多類型金融服務之間的創新合作,擴大票據資産管理服務範圍。票據資産管理服務的範圍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委託人將其資金委託給銀行、證券、基金,由其作為管理人發起設立資産管理計劃,投資與符合標準的票據資産;另一種類型是委託人將其票據資産委託給具有專業能力的銀行或票據專營機構,由其提供票據資産管理代理服務,實現票據資産的保值增值。

  五是,嘗試票據理財産品的網際網路發售。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通過網際網路發售的票據貸款,此類借款産品屬於直接融資模式,具體以雙方簽署的《借款協議》約定為準,現實的網際網路發售平臺為居間資訊展示服務平臺,不對借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較大,對借款人信用知曉度低。若在自貿區內開展此類票據直接融資,將個人投資者與票據融資方實現直接對接,需更為謹慎,如應規定票據的承兌行信用等級、票據融資企業信用資訊、票據信用增級等。

  應在上海自貿區範圍內加快設立統一的票據託管交易平臺

  票據電子化、標準化是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的基礎條件之一,但如果缺少一個快捷、高效、穩定、可靠的交易平臺,這一跨市場合作創新將會步履蹣跚。由於具有跨市場合作創新性要求的信託、證券、基金等機構不具備自己開發票據資産管理系統的能力,因此,建立一個統一的、獲得一致認可的票據託管交易平臺就成為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的又一基礎前提。

  託管交易平臺應該具備紙質票據電子化、票據登記、清算等必要功能,以滿足票據資産管理的精細化需求。未來,平臺還應增加信用評價、評估等功能。信託、證券、基金等各類型機構的專項票據資産管理項目設計,可以依託票據託管交易平臺進行,以提高産品設計、組合、配置、發售、清算的時效。資産管理過程中比較繁瑣的票據登記、清算、託收可以交由獨立的託管平臺運作團隊,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和資産管理費用,各市場參與主體可以發揮各自市場領域專業專長,專注産品設計、發售、交易、保值、增值。

  同時,統一的票據託管交易平臺也是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有效風險防控和監管的必要條件之一,只有將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所依託的票據資産和籌集到的資金都置於統一的託管清算平臺之上,才能確保資産的獨立、資訊的透明和資金的安全。

  在自貿區內進行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更便於風險有效監管和防範

  此前的種種實踐已經證明,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有些業務也存在運作不夠透明、缺乏監管、高杠桿等問題,若任其無序發展,勢必為系統性風險的爆發埋下隱患。融資模式複雜化之後,風險承擔主體會轉移或隱藏,回報來源更加不確定。更重要的是,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因為其具有的跨市場特性,往往蘊含巨大關聯風險。相應合作機構應該在票據業務跨市場創新産品推出前,加強對産品資訊發佈、産品獨立建賬、運作、核算等方面的風險防控設計。

  在自貿區範圍內依託票據統一交易託管平臺實施票據跨市場業務創新,方便進行風險監控,有效風險隔離,能切實做到資産的真實轉讓和專業分工管理,也有利於參與創新和交易各方的信用積累,民營信用擔保機構也可以通過信用增級服務得到發展。

  參與票據業務跨市場合作創新的相關金融機構應根據本機構的經營目標、資本實力、風險管理能力等,決定是否參與以及參與的方式和規模。在開展業務之前,應當充分識別和評估可能面臨的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建立相應的內部審批程式、業務處理系統、風險管理和內控制度,各種票據投資風險由各市場按風險要求計提撥備並建立化險機制。

  跨市場産品創新所依託的票據資産應在自貿區內設立的統一託管平台中實施託管、登記,單獨建賬規範運作,做到與發起機構自有資産的明確分離,産品與項目逐一對應,分別記賬、分別管理。與此相對應,産品發售籌集到的資金也應單獨設賬、單獨管理,並與資金保管機構的自有資産嚴格分開。如果票據資産一旦涉及法律糾紛,涉險資産若不能在資管項目到期日前收回,則從待分配收益中預先扣除,待涉險資産收回後再行分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