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別輕率斷言中國經濟陷入“滯脹”
- 發佈時間:2016-04-13 09:49: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資料圖片
國家統計局發佈2016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後,關於我國經濟出現“滯脹”的論調捲土重來。數據顯示,3月份 CPI同比上漲2.3%,漲幅與上月相同。
所謂滯脹,是指在經濟生活中,通貨膨脹與經濟低速增長交織並存的狀態。其表現形式是,一方面經濟增長緩慢或停滯,由此引起大量失業;另一方面是通貨膨脹加劇,物價持續上升。經濟一旦出現滯脹,對國民的傷害非常大,所以市場敏感度較高。
那麼中國經濟真的陷入“滯脹”了麼?
首先,僅用一季度的CPI數據難以斷言我國經濟出現通貨膨脹。即便CPI進入上漲通道,達到通貨膨脹水準,也需同時觀察經濟增長率和就業率。目前,一季度GDP的統計數據還未出來,就業率等指標也還是未知數。所以,從數據指標方面分析,用短期、片面的數據斷言中國經濟陷入滯脹,輕率而且站不住腳。
其次,經濟數據只是觀測指標,不能僅用簡單的數據來評判一個經濟體的發展,尤其對中國,必須結合中國的人口結構、工業化程度和地區差異等來考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和剛剛召開的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反覆強調了我國經濟具有“韌性”的特點。“韌性”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題眼”。我國經濟的韌性強,意味著承受度高,留給市場自身調整的空間比較大,當然也就粉碎了所謂的“滯脹”、“硬著陸”、“衰退”等唱衰中國經濟的論斷。
我國經濟韌性強,是基於我國經濟體制、人口結構、經濟結構等各方面的綜合理性判斷。
第一,目前我國正處於從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轉化的過程中,雖然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低,但是對經濟的韌性貢獻大。我國有一半左右的人口是農業人口,其中一部分人以農民工身份在城市打工,一旦經濟出現起伏,這部分人可以回到農村從事生産,解決生活問題。
第二,改革紅利正在釋放,增強了經濟的韌性。2011年啟動實施的營改增,有力助推了第三産業的發展,比如上海、廣東、北京等較早試點營改增的地方,率先推動了經濟的轉型升級,這些地區目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點。當然,在GDP增速帶動方面,第三産業要比第二産業慢,不過在促進就業、提升居民收入方面,卻比第二産業涉及的人口多,輻射面也更廣。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我國就業超額完成政府預期目標就是一個例子。另外,我國堅持推進簡政放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特別是“雙創”,推動新增註冊企業快速增長,也是增強經濟韌性的重要方面。
第三,經濟具有韌性的同時,其他指標顯示了經濟企穩回升的趨勢。比如連續四年同比負增長後,3月份PPI環比由降轉升,上漲0.5%。另外,國家統計局4月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超過此前市場預期的49.4%,也是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到擴張區間對於這些經濟信號,李克強總理用“超出預期”來形容。這説明我們政府具有把控宏觀經濟形勢的能力,只要經濟增長數據處於合理區間內,就沒必要擔憂經濟陷入“滯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