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全新理念指引中國謀劃經濟新圖譜

  • 發佈時間:2015-12-22 14:42: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斐 劉歡 王建華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對明年經濟工作做出戰略性部署,以“五大發展理念”“五大政策支柱”“五大著力任務”,全面勾畫出“十三五”開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開局之年、推進結構性改革攻堅之年的經濟新圖譜。

  這是2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資訊。此次會議部署明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多數分析人士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不會高於今年,但也不會大幅降低,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界應該更加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品質與效益,即經濟轉型升級的效果,以及給世界創造的新機遇。

  2016年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而在2020年的收官之年,中國要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後者是中共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的第一個。這個“一百年”指的是中共成立100週年,另一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則指的是新中國成立100週年時實現現代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三個“五大”構成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上、中、下和遠、中、近的網路框架。

  “五大任務”是年度性的,主要針對明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五大政策支柱”是適用於明年及今後一個時期的結構性改革戰略要求;而“五大發展理念”則是“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會議要求,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在理論上作出創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

  在闡述這一部分時,會議認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首次提出,凝聚了新中國幾代建設者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並將指引中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與變革。

  此間受訪學者表示,明年能否開好局、起好步,有無發展新面貌,對“十三五”規劃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強調,明年及今後一個時期,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

  所謂“五大政策支柱”指的是,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

  這是兩個月內中國執政層第三次提及這五個方面。前兩次分別是上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和本月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中國未來宏觀政策將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相比以往表述,前者將“加大力度”,而後者將“靈活適度”。其中,減稅將與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並舉,降低融資成本,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總量適度增長。

  今後一段時期內,中國的産業存量將進一步被激活,農業現代化、高端製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網路化等方面將成産業發展的重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會議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描述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王小廣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成為中國“十三五”時期結構性改革的發力點,其核心是放鬆管制、釋放活力、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從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

  會議提出,要提高有效供給能力,通過創造新供給、提高供給品質,擴大消費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接近60%,同比提高近10個百分點,比投資高15個百分點,創近年新高。“消費需求從模倣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是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九個趨勢性變化之一。這一變化在今年尤為明顯。

  業界認為,主動適應消費需求變化,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作用,必須通過做強供給側來實現,“創新型供給可以創造新消費需求”。

  中國線上購物網站“淘寶網”2003年推出“支付寶”,通過網路技術創新了消費體驗,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創造了社會消費需求。

  上海艾瑞市場諮詢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網購市場規模同比實現了165%的增長,全年成交額為45億元。而今年“雙十一”當天,天貓購物平臺的交易額24小時就達到了912.17億元,遠超11年前全國全年的交易數字。

  此次會議對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提出了主要抓的五大任務,包括“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具體分解為“積極穩妥化解産能過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産庫存”“擴大有效供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對整個經濟結構、産業結構、行業結構進行調整是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張立群説,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主要是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點擊查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