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理性看待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破七”

  • 發佈時間:2015-10-27 09:26:3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杜飛輪  責任編輯:王斌

  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9%,較上半年放緩0.1個百分點,季度GDP增長創2009年二季度以來最低值。數據公佈引發市場悲觀情緒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其中更是有一些境外媒體再唱中國經濟危機論,認為中國經濟將面臨蕭條和衰退。顯然,這是一種過度的擔憂和片面的焦慮,不符合中國經濟增長的實際情況。

  “破七”並非意味著中國經濟滑出合理區間

  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經濟增速,方能洞悉中國經濟冷暖,辨清中國經濟前行的大方向。

  6.9%仍在預期目標之內。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7%左右,並不是GDP增長一定要達到7%或以上,經濟向下略有波動,只要沒有減速過快、過猛甚至失速都是能接受的。當前6.9%的增速仍在預期的合理區間之內,不用驚慌失措。從近三年的情況看,中國經濟波動空間越來越窄,今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7.0%、7.0%和6.9%,波動幅度進一步縮小,表明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在不斷增強。

  6.9%沒有打破總體平穩格局。經濟發展不僅是增長速度和總量擴張,還要看其他主要經濟指標。雖然工業、投資、出口等指標下滑,但不能把部分數據增速減緩誤認為經濟全面低迷,實際經濟運作穩中向好的趨勢並未發生變化。就業、物價等指標沒有跌破底線,前三季度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萬的就業目標;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1.4%,仍處可控範圍之內。特別是居民收入情況較好,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7.7%,繼續跑贏GDP。由此帶動消費呈現穩定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6個月回升,商品房銷售回暖,與住房相關的家電、建材和傢具類銷售開始提速,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長旺盛,旅遊等消費熱度不減持續擴散。

  6.9%在世界上仍屬快速。從世界比較來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速仍居世界前列。除印度外,目前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GDP增速均低於3%。中國經濟實現年度6.9%的增長,現價增量將超過8000億美元,相當於當前一個中小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也比中國自身5年前的10%增速所帶來的增量規模還要大。此外,根據對經濟發展史研究,日本、德國等發達經濟體在經過高速增長後,轉型期都出現過“臺階式”減速變化,經濟平均減速幅度近7個百分點。中國經濟近5年約3個百分點的減速幅度,表現要明顯好于其他經濟體在歷史同期的表現,也表明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仍是平穩的。

  “破七”並非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改變

  受世界經濟的復蘇弱于預期和短期波動性因素干擾,加之我國經濟正處在調結構、轉方式的關鍵階段,結構調整的陣痛在繼續釋放,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傳統比較優勢下降,以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中國經濟出現了新常態下自然放緩的特徵,但中國經濟運作中不乏亮點,新動能正在加快培育,産業結構繼續優化,需求結構持續改善,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

  經濟減速不減勢,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等增長亮點表現依然搶眼。一至三季度,服務業持續加速,第三産業同比增速分別為8%、8.5%和8.6%,分別高出第二産業1.7個、1.5個和2.8個百分點;高技術産業加快增長,1—9月份,高技術製造業生産增長10.4%,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2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增長翻倍;通訊器材和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長。

  經濟量增質更優,新經濟、新動力正在加快孕育。前三季度,第三産業佔GDP比重達到51.4%,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4.1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9%,比上半年提高2.2個百分點,比第二産業高出22.2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累計同比增速4.0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4%,較上年同期提高近1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7%。

  “破七”並非意味著中國經濟引擎熄火

  雖然中國經濟發展中仍存在産能過剩、財政金融風險等風險和隱患,也面臨新舊動力接續的壓力,但經濟發展的引擎並未熄火,正在砥礪前行。

  從經濟基本面看,發展支撐動力依然向好。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趨勢並未變化,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與世界平均水準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水準相比仍有很大的空間,尤其是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與新技術、“網際網路+”等結合會催生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創造出新的增長動力。中國消費結構升級勢不可擋,在解決吃穿住行等問題後,居民對教育、旅遊、健康、保健、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

  從先行指標運作看,經濟短期企穩回升是大概率事件。9月份,PMI指數為49.8%,較8月份回升0.1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至50.2%,已位於50%的榮枯線之上;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結束連續6個月下滑趨勢,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東盟等四大主要貿易夥伴出口情況均有所改善,出口有望扭轉負增長局面。這表明中國經濟短期不會出現“硬著陸”。

  從支援政策看,政策效應進入集中釋放期。前期已出臺的穩增長政策措施協同發力,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效果已經突顯。擴大政府支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減稅降費等政策既擴大了總需求,減輕了企業負擔,也激發了民間投資的積極性;4次降準降息,不僅緩解了市場流動性偏緊局面,也帶動了信貸需求和投放增加,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9萬億元,同比多增2.34萬億元;十一大投資工程包和民生等領域的投資項目建設進度也在不斷加快,促進了相關領域的投資企穩回升。可以預計政策支援全年實現7%左右的增長是有能力和有保障的。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