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習近平連續談股市向世界傳遞“中國信心”

  • 發佈時間:2015-09-24 07: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馬常艷  責任編輯:張少雷

  繼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再一次公開談及中國股市,強調中國政府採取了一些穩定市場的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緒,避免了一次系統性風險。中國股市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有關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公開談及股市,從最高決策者層面重申了中國發展的基本方向沒有變,中國的改革沒有放慢,中國金融市場依然要開放,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信心”。

  習近平指出,股市漲跌有其自身的運作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前段時間,中國股市出現了異常波動,主要是由前期上漲過高過快以及國際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引起的。為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緒,避免了一次系統性風險。在綜合採取多種穩定措施後,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的改革方向,不會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改變。

  “現在美國和西方輿論對華比較焦慮,擔心中國政策發生變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習主席再次確認中國政策的連貫性,我覺得這很重要”,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達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採訪,清楚堅定地回應了美國對中國的關切問題,沒有傳遞任何含混的信號。從最高決策者層面重申了中國發展的基本方向沒有變,中國改革的步伐不會放慢,中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會變,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外國不必過度擔心或者過度詮釋。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習近平主席回答了中國金融開放不開放的關鍵問題。中國資本市場依然要發展,市場依然要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作用。同時強調“看得見的手”,要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資本市場管理者必須承擔責任。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認為,習近平主席問答涉及領域非常廣,切中了許多深層次問題的要害,甚至包括“諱莫如深”的股市。陶文釗認為,習主席在採訪中著重強調了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中的立場: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並非謀求“打倒”或“掌握”全球治理體系;與此同時,全球治理體系需要與時俱進,以更有效地滿足不同國情國家的需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