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斌:“網際網路+” 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
- 發佈時間:2015-05-21 10:12:3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王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這為發展“網際網路+”指明瞭方向和路徑。可以説,“網際網路+”不僅僅是傳統行業的網際網路化,更是創新驅動的新引擎,蘊含著推動中國經濟朝著更創新、更智慧、更環保方向發展的強大動力。
“網際網路+”促進産業形態創新。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經濟在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傳統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産業結構單一的情況,形成了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産出的發展模式,産業升級遲遲未有實質性突破,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健康發展。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加速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到傳統産業,出現了網際網路電商、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醫療、網際網路教育等新的産業形態,並倒逼傳統製造業、服務業甚至農業投入到創新升級的浪潮。在網際網路的催化下,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農産品新型流通模式快速崛起,大量農民通過直接網上開店或成為電商供應商的方式,加入到農産品電子商務的産業鏈中,在新型産業形態創新帶來的網路化與扁平化中受益,成為傳統行業網際網路化的典型案例。由此可見,“網際網路+”能有效促使傳統産業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實現網路化、平臺化、資訊化、智慧化和扁平化,從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增強經濟活力,實現經濟有效益、有品質、可持續的增長。
“網際網路+”促進思維模式創新。自由、免費、平等、開放、創新、共贏是網際網路思維的一些典型特點,隨著網際網路思維的不斷滲透,消費者對便捷化、個性化與免費化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這種新的消費習慣也促使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轉變思維模式,對産品的生産、流通及銷售流程進行重新架構,以應對網際網路經濟浪潮的衝擊。傳統商業的思維模式下,産品收費天經地義,然而在網際網路經濟中,社交工具、殺毒軟體、電子郵箱、打車軟體、新聞資訊等産品不僅不收費,甚至還花費大量補貼來吸引用戶使用。一些網際網路企業生産的硬體,如手機、電視,以零利潤與傳統企業競爭,通過近乎免費的方式獲取巨大的用戶群,迅速佔領市場,形成知名品牌和粉絲經濟,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廣告、增值服務等其他方式來打造高附加值的價值鏈。與此同時,“網際網路+”也改變了勞動者的思維模式,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導向下,以創客為代表的受過良好專業教育的創業者不再滿足於安逸的工作,而是以網際網路思維進行大量的個性化創新,孵化出一批估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新創網際網路企業,促進了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新工場等創新服務平臺的興起,集聚了資金、人才、科研、網路、數據等知識要素和創新要素,營造出良好的創業生態,並反過來推動著體制機制的創新,促進多渠道多方式就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網際網路+”促進生産方式創新。在傳統生産模式下,生産與消費之間隔著批發、分銷、配送環節,生産者通過批量優惠、滿額返點、減免運費等政策鼓勵代理商、零售商一次性大批量訂貨,真實的産品銷售資訊傳遞緩慢而零散。在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雲計算的廣泛應用,實現了供給端與需求端之間數據蒐集、統計、整理和分析的實時化,上下游企業縱向互聯、區域內企業橫向互聯、生産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互聯成為常態。企業可以根據用戶意見進行訂單式生産,並通過客戶反饋資訊不斷改進設計,實現生産的個性化、柔性化與智慧化,從而最大化地利用原材料、資金和産能,提高利潤率,擺脫中小生産商産能過剩的困局。例如,淘寶品牌商利用消費者的點擊、收藏、購物車、評論數據,對客戶消費偏好和銷售數據進行精準分析,並將數據實時傳遞給工廠;工廠根據銷售和庫存情況,進行物料和産能調整,通過小批量産品的試銷來測試市場,從銷售相關數據中找到潛力款,然後根據生産週期與銷售週期多頻次小批量進行最優化生産。在生産技術上,伴隨著電子資訊、網際網路、新能源、新材料、3D列印、工業機器人等技術的加速推進,以“智慧製造”為核心的工業4.0革命將成為未來工業生産發展的方向,不同生産環節分工會進一步細化和專業化,促使生産者不斷改進生産技術,淘汰落後産能,推動我國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升級。
“網際網路+”是經濟新常態的一個典型特徵,中國經濟將在“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引領下,以創新為驅動引擎,不斷融入新思維、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借助網際網路的東風,繼續展翅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