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投海外直投公司獲批 支援産能和裝備國際合作

  • 發佈時間:2015-05-21 08:40:0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劉麗靚  責任編輯:馬藝文

  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20日在《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發佈會上透露,我國將通過各類基金加大股權投資支援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目前在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設海外直接投資公司的方案已經獲得批准,公司已初步開始運作。

  顧大偉表示,我國將通過絲路基金、中非基金、東盟基金、中拉基金、中阿基金等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援中國企業走出去。我國正與哈薩克研究建立中哈産能合作專門基金,規模可能在60億美元左右。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説,發揮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用,設立業務覆蓋全球的股權投資公司。充分發揮絲路基金、中非基金、東盟基金、中投海外直接投資公司等作用,以股權投資、債務融資等方式,積極支援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項目。

  記者從中投公司了解到,中投海外已於今年初成立,初期注資規模50億美元,由中投公司出資,未來中投海外可通過多種資金補充方式擴大資金規模。

  中投海外專注于開展直接投資活動,尤其側重於基礎設施、農林牧漁等長期資産的財務性直接投資,與中投國際、匯金公司一起構成中投公司的三大子公司。

  顧大偉説,中投海外的募集資金規模可能會超過絲路基金。

  針對企業走出去面臨的融資難問題,顧大偉説,《指導意見》明確企業的境外資産可以抵押獲得境內貸款,這是重大突破。此外,還取消了中國企業在境外發行債券、在境外商業銀行融資的審批,這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

  “在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各類政策支援中,金融支援是重點。”他説,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優惠貸款等均會出臺系統措施支援企業走出去;同時要加快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系統,便利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合作和投資。此外,中資金融機構要加快走出去為中國企業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