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財經觀察:定向調控靈不靈

  • 發佈時間:2015-04-21 09:33: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在不可控的市場面前,調控其實很難。

  在“央媽”超預期降準後的第一天,在滬市成交額爆表和滬深1.8萬億元的成交天量之下,股市大幅震蕩,最後不是深V,而是先揚後抑,股民傻眼,估計監管層也傻眼了。

  自去年11月以來,大眾漸漸明白過來:政府在搞一個不言而喻的定向調控,就是要通過積極的股市政策,調控出一個牛市來。只是政府更看重“慢”,而股民的眼裏只有“牛”。

  運動一旦啟動,便有了自身的生命和邏輯,到最後哪怕運動的發起者也要裹挾其中,甚至要提防被“弗蘭肯斯坦”反噬。國家牛市一旦發動,便只有“瘋牛”或“瘋牛病”,不會有“慢牛”。在這輪股市裏,要麼賺得盆滿缽滿,要麼賠得鼻青臉腫,想要設計一個慢牛的股市,非有“天才”和“奇跡”點綴不能為。

  就在不久前,在官媒日發一文不負責任地鼓動下,在一夜造富的誘惑下,看到那麼強烈的國家背書的暗示,便只顧蜂擁了,區別是蜂擁登高還是蜂擁出逃。情緒一旦被調動起來,一個個的理性人合力擠壓出一個集體行為的無意識。這個時候,監管層想要精確掌握股市的火候,想要調控股市的溫度,已經號令不從了。

  可資商榷的定向調控,並不僅限于股市一家。

  從去年開始,定向調控開始頻繁見諸於報端,成為區別於“4萬億”的新式調控。在畫面感上,滴灌要比大水漫灌顯然更得人心,更具智慧。比如,對於“三農”和小微企業,定向降準和定向降息輪番使用,在全面降息和降準的背景下,既顧了全局又突出了重點,從紙面上來説,似乎無可挑剔。

  但在市場這個錯綜複雜、瞬息萬變和黑天鵝亂入的系統裏,有時候是總經理説了算。定向調控的做法是正面激勵,但銀行實在是不願意給“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出於風險控制的考量,銀行就是這樣的“嫌貧愛富”,它只喜歡服務於央企、地方國企和民企實力派。即使定向降準,可用於“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貸款額度增加,銀行也不願意貸款。這個很好理解,一個“富二代”,老爸給的錢再多,也不會去買10萬元上下的汽車。

  當然,只要持續灌溉下去,總會有一些信貸外溢出來,流到“三農”和小微企業身上。吃不著肉,能喝上湯,如果這便是定向調控的初心,倒也無妨。

  定向調控其實仍有著計劃手段的影子。計劃方式就是想駕馭市場,通過命令和指令,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定向調控,也難免有一種“身之使臂,莫不制從”的思維在裏面,強行引導市場的某個部分按照調控的意願行事。但定向調控有一個問題始終繞不過去:時間一長,市場決定資源流向和配置的作用就有可能受到削弱,導致價格的扭曲。定向調控,或者不靈多此一舉,或者靈驗但要承擔其他的市場成本,這也算是它的兩難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