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7%開局符合預期

  • 發佈時間:2015-04-21 08:57:26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權威專家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

  【宏觀·政策】“銜接期”經濟增速7%開局符合預期,“底部”逐漸顯現

  國家統計局4月15日公佈,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同比增長3.2%;第二産業同比增長6.4%;第三産業同比增長7.9%。

  儘管經濟下行壓力不容忽視,但新生動力加快孕育。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透露,一季度新登記註冊企業數增長38.4%;網際網路網上零售額增長41%;快遞業務量增長46.8%;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1.4%;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産業均增長50%以上。

  在經濟數據發佈的前一天,4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他“把脈”中國經濟並首次提出一個判斷: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作,“工具箱”裏還有不少政策工具。

  如何理解經濟“銜接期”?總理的“工具箱”裏都有什麼工具?一季度經濟指標透露出哪些“風向標”?下一步宏觀調控方向是什麼?《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邀請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等權威專家進行解讀。

  

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重要穩定器,經濟增長的動力在發生切換。——潘建成

  7%是節奏正常的“換擋”

  一季度GDP增速7%,比去年四季度下滑0.3個百分點。盛來運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增速回落,在預料之中。今年經濟運作的困難比去年要多。國際方面,世界經濟仍處在危機後的深度調整之中,經濟復蘇緩慢;國內方面,當前正處在“三期”疊加的關鍵階段(編者注:三期是指我國目前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三期疊加的狀態),增速換擋的壓力和結構調整的陣痛相互交織,新動力加快孕育,但新動力的體量較小,短期內難以彌補傳統動力消退帶來的影響。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解讀説:“消費、出口保持平穩,主要還是投資下滑的因素。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是明顯上升的,房地産、製造業方面的投資是經濟下行的主要拉動力。”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一季度GDP增速7%這個開局是符合預期的,同時換擋的節奏是正常的。他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就業形勢穩定,百姓收入增長平穩,且快於GDP增長。經濟換擋沒有明顯影響到民生。

  第二,增速換擋的同時,經濟結構在優化。“一季度,第三産業比重繼續超過第二産業,不僅超過第二産業,而且佔比首次超過50%,佔半壁江山以上了。這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優化的標誌。”結構優化的同時,效益也在提高,單位GDP能源消耗下降超過5%。

  第三,增長動力也在發生變化。“原來我們可能主要靠投資,現在消費在逐漸發力,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重要穩定器,而且這個力量我們覺得還可以進一步得到激發。正如我們在《中國經濟週刊》連續發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實際上,消費者信心、消費者購買意願不斷提升。這就表明,經濟增長動力在發生切換。”

  動力切換更重要的標誌是,新産品、新業態、新産業逐步替代那些傳統産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這一點,不光是統計局的數據,我們從最近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也能看出來,業績增長比較快的往往就是這些産業。”

  此外,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在去年這一指標還為8.7%。對此,潘建成指出,雖然工業生産增速放緩比較明顯,其中,國有控股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只有1.7%,但是股份制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速還是達到了7.4%。“股份制企業裏有很多民間資本,説明民間經濟增長的內在活力還是比較強勁的。”

  “從這一系列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增長是正常的換擋,節奏是平穩的;在換擋的同時,結構在優化,效益在改善,品質在提高。”潘建成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假定2015年GDP增速在7%,那麼實際GDP的增量,比2014年按照GDP增速7.4%的增量,即使剔除價格因素,也還是略多一點。“在這樣大的下行壓力下,我們的增量還保持不變,甚至有所增加,説明換擋的節奏是正常的。”

  

經濟增長的底部正在逐步地顯現出來,這個底部就是在7% 左右,或者我個人的觀點應該是略高於7%。——張立群

  經濟發展到了新舊動力的“銜接期”

  4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會上,他首次提出一個判斷: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的支撐力量正在消退,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力量則在成長,有的新業態、新産業呈爆髮式成長。但目前還沒有銜接到位。

  潘建成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資源密集型産業,比如煤炭、石油、鋼鐵、有色、化工等,它們典型的特徵就是對資源特別依賴,有些本身就是資源,有些一定程度上帶來污染。這些産業目前面臨幾個巨大的壓力:一是産能過剩,二是節能減排,三是來自於國際市場的壓力,因為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價格在下跌。這些産業確實面臨著落後産能要淘汰、技術要升級、産品要更新換代等挑戰。” 與此同時,高新技術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此外,儀器儀錶、醫藥、文化傳媒、旅遊、教育培訓等産業,發展的勢頭都非常好。

  “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在轉換,並且新的動力其實是更加可持續的。全世界都有這樣一個規律,隨著經濟發展,服務業比重會越來越高,老百姓服務型消費的比重也會越來越上升。把這種趨勢掌握好,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非常充分的。應該要順應這樣的動力轉換,還要積極引導這樣的轉換。”潘建成説。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看來,增長動力的轉換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要強調品質效益、節能環保的高標準,那些達不到標準的産業,要堅決淘汰。

  

貨幣政策也應該朝著偏松方向做一些微調。有必要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緩解銀行的負債成本,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降。 —連平

  總理的“工具箱”裏都有啥?

  今年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談道,如果經濟增長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將會在穩定政策與穩定市場對中國長期預期的同時,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

  4月14日,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總理再次強調,“我們的‘工具箱’裏還有不少政策工具,而最大的工具就是‘改革’。”要用足改革創新動力源,堅持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結構調整,助力破障過坎,實現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除了改革釋放的紅利,在潘建成看來,還有很多工具和基本的條件支撐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7%左右的平衡。

  比如,公共産品投資是“雙引擎”的一部分。把“PPP”(編者注:PPP,即公私合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政策落實、落地,就有可能吸納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高鐵、高速公路、地鐵、機場等公共項目的投資,空間是巨大的,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支撐力量是很強的。

  還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活力已經明顯展現。一季度,新登記註冊企業數增長38.4%。

  此外,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區域發展戰略也都會對經濟産生支撐力量。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中國經濟週刊》分析説,房地産投資下滑是經濟下行的主要拉動力之一。接下來,要保持經濟平穩增長,還是房地産要有起色。“過去一段時間對房地産實施了緊縮的調控政策,房地産政策應該回歸到比較合理正常的狀態。當前,政策對房地産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3月份成交量明顯出現回升。”

  連平認為,宏觀政策方面是要促使積極的財政政策更有力度,要能落到實處。“從今年1—3月份的情況來看,財政收入明顯放緩,但財政存款保持一定水準,説明財政支出沒有花出去。應該要想辦法疏通各個環節,讓財政能夠實實在在發揮效應。”

  “貨幣政策也應該朝著偏松方向做一些微調。3月末,M2(廣義貨幣)增速11.6%,未達預期目標;存款增速也明顯放緩,同比少增1.6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也比去年同期減少約9000億;外匯佔款負增長。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有必要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緩解銀行的負債成本,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降。”連平説。

  一季度或是全年增長的“底部”

  一季度經濟指標具有很強的風向標作用,一年的“開局”會對全年産生重要影響。今年GDP增速7%左右的目標能夠順利完成嗎?

  “一季度的情況,對於全年目標奠定了不錯的基礎。”連平表示,一季度本身下行壓力就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房地産投資一季度都是比較低的。二季度,隨著基礎設施投資拉動、出口狀況好轉,實現GDP增速7%,或者7.1%是有可能的。三季度、四季度情況還會更好一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也認為:“我個人感覺經濟增長的底部正在逐步地顯現出來,這個底部就是在7%左右,或者我個人的觀點應該是略高於7%。”

  張立群表示,一季度經濟數據中也有很多積極的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1%,都比較平穩。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背景下,出口額增長4.9%,和去年、前年同期的增速持平。未來,隨著新型城鎮化、“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會趨向活躍,投資增長應該是由弱轉穩。

  “總體看,今年中國經濟很有可能是一個低開穩走的基本態勢,全年的增長應該還能略高於7%。”張立群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