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養老金“扯平”不現實但不能差太遠

  • 發佈時間:2015-03-02 17:0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養老金並軌”問題,多年來始終是全國兩會期間最關注的話題之一。今年1月,隨著國務院發佈《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養老金並軌”成為現實。不過,圍繞“並軌”,民眾還有疑問不解。

  養老金並軌了,待遇何時能夠也並軌?並軌後,公務員薪酬到底怎麼漲?職業年金到底能給公務員多少保障?……對並軌,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網友,通過多種渠道紛紛表達想法與期望。

  “並軌”之後待遇如何平穩銜接?

  雙軌製造成的養老金差異,在廣東陽春余佩霞身上體現的太明顯了:她工作36年,有28年是“國家幹部”。1991年為了孩子讀書,她申請從陽江市總工會副主席崗位離開,調回陽春市老家,被安排到陽春市鋼鐵集團公司工作,仍是副處職位。1999年,余佩霞退休。此時,國家已在企業推行社會養老保險,雖然在企業也是一名副處級幹部,但她的退休金只有469元,而原來在陽江市總工會工作的老同事,退休金有1000多元。

  近年來,經過多次調整、提高,余佩霞退休金上升到近2000元,而此時同級別機關退休幹部已領取3000多元的退休金。

  余佩霞的遭遇經本報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但由於養老金並軌,雖然在機關工作了28年,但退休時在企業,余佩霞被認定為企業退休人員,她的養老金個人賬戶裏,在國家機關工作的28年都沒有交一分錢養老金;一些企業甚至到本世紀初才開始給員工買社保,而機關退休人員全額由財政奉養,“雙軌制”造成的差異,顯而易見。

  余佩霞與很多早期退休人員,通過多種渠道呼籲,要消除養老金雙軌制,實現養老金待遇的徹底公平。今年1月,養老金並軌方案出臺了,這讓余佩霞等人倍感欣慰,認為多年呼籲終於有了好的結果。不過很多退休人員認真比較後發現,要拉平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差異,仍有難度。

  來自廣東中山的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説,現在公務員以退休前工資的9成領取退休金,按照目前披露的資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將實現平穩過渡,“這種改革涉及面廣,平穩過渡是必要的,但何時能拉平兩種退休模式的待遇差異?”

  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認為,發達國家公務員退休金也比普通企業退休人員要高,這主要有“高薪養廉”因素,“退休金完全拉平不現實,應該有差別,但差別不能太大,現在的問題就是差別有點大。”

  余佩霞認為,這種待遇差別應該儘管縮小,讓他們養老待遇提高,以提高晚年生活品質。

  職業年金到底能提供多少保障?

  企業退休人員抱怨退休金比機關事業單位低,而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也覺得心裏不踏實:以前都是按在職工資9成左右發放退休金,以後養老金要在社保基金裏領了,退休金估計不高,職業年金到底能帶來多大幫助?

  在廣東一家省直單位工作的劉莉密切關注養老金並軌多時。工作已有3年的她,對今後退休待遇至今沒底,“之前説,2014年10月1日之前沒退休的公務員,退休金可能照舊。前不久,又有媒體報道説,養老金並軌的過渡期可能只有10年,也就是説估計2024年後,公務員養老金完全從社保基金裏出,不再按在職工資9成比例發放。雖然離退休還遠,但辦公室裏個個人都很關心!”

  一位副處級公務員認真研究了退休金並軌方案和後面的系列配套文件。他説,退休金並軌後,國家肯定要提高工資,以抵消公務員交社保帶來的工資“縮水”影響。不過,假如按照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形成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專用賬戶,保障水準不會很高。現在最關鍵的是看職業年金的保障水準到底多高,“由於公務員是財政供養,職業年金普及面廣,能對養老金有很好的補充。”

  “提高養老金替代率,就得靠職業年金的支撐。”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運華説,社會養老金和職業年金被稱為養老體系的“兩大支柱”,作為財政支撐的職業年金的建立,能夠為養老並軌後公務員退休收入不出現大幅下降提供保證,這也是“養老雙軌制改革的前提條件”。

  據介紹,按照職業年金個人繳納4%、單位繳納8%的水準,曾任江門市社保基金管理局局長的廣東省人大代表俞雪花認為,即使10年之後,公務員退休金完全從社保基金裏出,同等條件下,公務員退休金也會比企業高不少,因為現在很多企業繳納的養老金基數,是按照社會平均工資來繳納,一般企業繳費比例為15%左右,個人為8%,而機關事業單位中養老金、職業年金繳費額度為單位28%、個人12%,退休金高低一目了然。

  不過,到底職業年金能對公務員退休金起多大保障?職業年金如何運作?目前並不知道。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介紹,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目前工薪收入減除費用標準是3500元,工薪階層繳納個稅,先要扣除納稅人繳納的“三險一金”費用,然後再按減除費用標準扣除3500元,超過的部分才繳稅,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後,個人所得稅也會相應減少。從這個角度,將再次讓公務員受益。

  參保後公務員到手工資能否漲?

  參加養老保險,個人需要交納8%;參加職業年金,個人需要交納4%。這一下子就要扣除12%!假如一個公務員月薪5000元,每月就要扣除600元,而之前很多地方幾乎不用扣除這筆養老金費用!

  養老金並軌政策出臺後,機關事業單位很多人擔心,拿到手的工資會降低。隨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三個養老金並軌的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有人測算,按照這個規定,養老金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將有30%左右的上漲!

  不過,問題來了,上漲的是基本工資,而隨著一些津貼併入基本工資,可能拿到手的工資總額並不見增長!羊城晚報記者在廣州採訪就得知,由於廣州生活水準高,公務員薪酬比全國平均水準要高,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的調整是全國範圍內統一進行的,這會導致實行養老金並軌後,雖然漲了工資,但扣除養老金後,可能到手的工資比以前少。

  對此,來自惠州的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説,這也應該能理解,因為工資可能減一點,但實實在在地繳納了社保,實際上薪酬是漲了。

  不過,一些公務員仍希望能儘快出臺具體並軌、調薪政策,同時希望這種調薪政策考慮地區差異,“有些地方10年不提工資了,想想就心酸。”有公務員説,所謂並軌平穩過渡,首先不應該讓支援並軌的人員收入減少,這有利於改革措施的穩步推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