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防通縮須財政和貨幣齊發力

  • 發佈時間:2015-02-17 07:5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相對於通脹單一的貨幣性而言,通縮更多是一種複雜的經濟現象。所以,防通縮一方面需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配合,同時也需要短期的總量政策和中長期的調整改革相結合。就宏觀政策而言,防通縮既要貨幣政策發力,適時適度降息、降準,以拉動有效需求的恢復,也要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適度增加赤字水準,降低目前過高的安全冗余,引導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

  1月份CPI回落至0.8%,PPI連續35個月負增長,通縮壓力漸強。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價格指數走低的同時,企業利潤下滑的趨勢也在加大,這將進一步加劇增長壓力。2012年2月至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34個月處於下滑通道,從21.3%下降到7.9%;持續下滑時間已經超過了2007年次貸危機時的17個月。

  雖然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貨幣化率(M2/GDP)較高,目前通縮壓力並不明顯。但是,考慮到中國的融資結構、居民儲蓄偏好,以及近年來資本市場對資金的分流,觀察M1對價格趨勢的影響更為準確。如果觀察M1/GDP的比率,這一指標近期出現了下降,已接近本世紀初的水準。

  有專家判斷,通縮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導致有效需求的萎縮,而且還會形成惡性迴圈。如果通縮與經濟增速下滑同時發生,價格持續下降引起衰退的可能性也將增大。甚至有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處在週期轉換的邊緣,可能由過去幾年的通脹和泡沫,轉換為未來的通縮和下滑。由此,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這種短期的總量政策,在今年的操作中應更富靈活性。

  隨著通縮壓力的增強,宏觀政策如何防通縮?既然通縮是從需求層面傷害經濟,應對通縮的政策選擇也需要從需求入手。

  在貨幣政策方面,一方面可以通過進一步降息,以提振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同時,也可以考慮進一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正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干”,小微企業更多是通過寬鬆政策的溢出滿足資金需求。價格型工具還需要數量型工具配合,才能更好地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和“融資貴”。

  在貨幣政策靈活運用的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具有明顯的效用,能夠引導企業自主投資和刺激居民消費。有專家建議,財政政策方面,可以適當增加赤字水準,降低目前過大的安全冗余;加大政府基礎設施與戰略行業研發投資,引導私人資本投資,以填補中高速增長狀態下的投資缺口;加大政府採購公共服務産品的力度,提高民生與社會保障水準;積極引導居民收入預期,並借助結構性稅收政策刺激教育與培訓消費、資訊産品消費等。

  同時,政策也要區別對待通縮性債務增長與通脹性債務膨脹。過去的債務增長是需求過熱驅動,可以看作是泡沫式增長;當前的債務增長是因需求不足而出現,一方面是經濟下行甚至衰退導致貨幣迴圈不暢、一些經濟體非意願性拖欠的債務積累,另一方面是公共部門為了彌補私人部門投資與消費不足而主動擴大的政府負債。因此,通脹時期的債務“破格”隱藏著極大的泡沫破滅風險,必須嚴格控制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加快去杠桿。但是,通縮時期的債務增長,是經濟意義上的“消渴”或緩解饑渴行為,政策應該適度靈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