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國際油價已近觸底 反彈取決供需變化

  • 發佈時間:2015-01-13 02:30:49  來源:新京報  作者:林伯強  責任編輯:曹慧敏

  如果國際油價走勢與2009年類似,那麼從目前來看油價走勢,油價觸底時機應該快到了;此外,油價跌得快,反彈也可能很快。根據2008年的歷史數據可見,油價從每桶30多美元上漲至80美元,只用了10個月。

  近期國際油價是個大新聞。大家都在使勁説明油價為什麼下跌,但並沒有人真正有系統、有邏輯地預測這輪暴跌,至多是事後諸葛亮。我們回顧油價漲跌歷史可以發現,國際油價其實早在2008年也出現過一次與當下類似的斷崖情形。

  2008年金融危機,國際油價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跌幅超過70%。從2008年7月11日最高點的147美元急速暴跌,9月中旬油價在跌至95美元左右時,曾出現了兩周左右的短期反彈行情,而後油價進入持續下跌通道,當年11月11日國際油價跌破60美元,當年12月23日油價觸底近30美元。

  回顧歷年數據,去年開始的這一輪油價大跌與2008年頗為相似,同樣是在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內,從100美元以上高位跌破60美元,跌幅近50%。如果説,第三季度的油價下跌在近年來油價高位寬幅震蕩背景下還算正常,那麼,第四季度油價自90美元一路狂跌至53美元,2015年1月則跌入40美元區間,毫無反彈回升跡象的油價走勢則令人側目。2014年油價下跌幅度和速度雖不及2008年,但在沒有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原油價格如此大幅下跌,的確令人擔憂。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石油市場供需格局産生了變化。從供給看,北美頁巖油的開發增加了石油供給;從需求看,石油的需求增長減緩,特別是歐盟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來自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需求也在趨於放緩;而美國頁巖油和頁巖氣的迅速發展,使得國際石油貿易的供需結構進一步發生改變,供大於求應該是這輪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此外,2014年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降到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較弱石油需求預期通過投機,又再度放大了“供大於求”的影響。

  2008年底,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後油價的急劇下跌,歐佩克曾連續三次減産,其中沙特、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減産總量佔歐佩克石油減産總量的70%。由於上游減産效果作用於市場需要時間,歐佩克減産計劃的影響力到2009年第二季度趕上需求量降低幅度,而此時正是國際油價走出60美元以下低位的關鍵時間。2009年石油價格實現了三級跳,即上半年突破55美元,隨後進入55-75美元區間振蕩,並在第四季度突破75美元,達到70-80美元的所謂“合理價格區間”。

  如果國際油價走勢與2009年類似,那麼從目前來看油價走勢,油價觸底時機應該快到了;此外,油價跌得快,反彈也可能很快。根據2008年的歷史數據可見,油價從每桶30多美元上漲至80美元,只用了10個月。

  從數據可見,2008年至2009年油價在60美元以下的低價區位徘徊近6個多月。本輪油價60美元以下的低價區位何時觸底還是未知,雖然2015年初油價已跌破50美元,在低價區位將持續多長時間,取決於供需層面的變化,如歐佩克是否決定大幅度減産、石油消費主體(OECD國家、中印等國)的需求會不會由於低油價而增加。

  2009年以來,歐佩克市場份額仍然具有影響力,但是,歐佩克如果想要成功干預國際油價,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代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