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歐佩克拒絕減産 國際油價難止跌

  • 發佈時間:2014-12-02 05:41: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由於6月份以來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不久前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第166屆部長會議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該會議的最新決定,歐佩克成員國仍將維持日均3000萬桶的産量不變。受此影響,國際油價應聲跳水,創下近4年來的新低。分析人士指出,鋻於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不樂觀,而歐佩克並沒有減産計劃,國際油價未來仍有可能繼續下行。

  供大於求致油價走低

  分析指出,市場供求關係仍是左右國際油價的最直接因素,也直接反映了當前世界經濟走勢。歐洲經濟持續低迷,亞洲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世界主要原油需求“大戶”都面臨增長困局。國際原油需求持續疲軟加之供給的不斷增加,導致供大於求的局面一段時間以來統治著國際能源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歐佩克作出的不減産決定明顯加劇了市場對國際原油供求失衡的擔憂。

  雖然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此前多次表示,沙特認為油價應當由市場進行自主調節並最終達到平衡,歐佩克部分成員國並不希望通過調整産量來干預供求關係。但分析認為,目前國際原油市場的自身調節能力十分有限,在世界經濟形勢難言樂觀、地緣政治持續緊張的當下,僅靠市場的力量調節油價並不現實。

  歐佩克主導地位受威脅

  數據顯示,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原油供應始終比需求日均高出100萬桶至150萬桶,産量的增加主要來自非歐佩克成員國。歐佩克原本作為國際原油供應方的主導地位正在被逐步削弱。市場分析認為,隨著非歐佩克産油國産量逐步提升和北美頁巖油氣開採量的不斷增加,供給主體多元化正成為國際能源市場的新趨勢。

  有分析指出,歐佩克此次堅持維持産量不變的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希望通過低油價扼殺漸成氣候的美國頁巖油産業並搶奪更多市場份額。根據目前美國和其他非歐佩克産油國增産趨勢看,一旦歐佩克宣佈減産,其市場份額將會立即被非歐佩克産油國所瓜分。

  近年來,美國頁巖油氣産業發展迅速,産量持續上升。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的數據,11月中旬美國日均原油産量為908萬桶,達到了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來自非歐佩克成員國的增産壓力已威脅到歐佩克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地位。因此,歐佩克寧可忍受暫時的陣痛,也要遏制美國頁巖油氣産業的迅速崛起。

  部分觀點認為,即便歐佩克決定維持現有産量,美國的頁巖油産業也不會受到根本性的威脅。美國能源企業可能會承受低收益帶來的成本壓力,但經過近幾年來的經驗積累,美國頁巖油行業已經逐步適應油價下跌帶來的壓力。在低油價的背景下,部分頁巖油開採企業可能會被市場淘汰,但多數企業仍有能力在競爭中維持生存。更有分析指出,美國已經成為國際能源市場的主導方之一,並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發揮比歐佩克更大的作用。

  低油價時代誰承重壓

  作為世界最大産油國之一,俄羅斯無疑是低油價的最直接受害者。俄羅斯40%的國家財政收入依賴石油出口。不斷下跌的油價已經給俄羅斯的財政帶來不小負擔。數據顯示,今年國際油價要維持在104美元/桶才能夠維持俄羅斯的財政平衡,明年則應至少要達到105美元/桶。按照當前的跌幅,俄羅斯每年因油價下跌造成近1000億歐元的損失,遠高於該國因受美歐制裁帶來300億至400億歐元的損失。在歐佩克宣佈維持産量不變後,俄羅斯方面表示,將會積極調整財政政策以應對未來一段時間低油價帶來的不利影響。

  此外,部分歐佩克成員國在低油價競爭中也可能受到嚴重打擊。伊朗和委內瑞拉兩國此前就公開表示,希望歐佩克考慮減産的信號。如果油價持續低位運作甚至繼續下跌,伊朗和委內瑞拉等財政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無疑會受到嚴重影響。分析顯示,伊朗等國為保持財政平衡,需要國際油價至少維持在100美元/桶左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