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這麼自信?科研經費不找政府找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1-11 09:22:1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徐銘恩是高校教師,他的創業有些偶然。
將近十年基礎研究後,自覺到了階段性成果轉化的“季節”,此時需要經費。他嘗試去申請國家的專項經費,卻發現:第一,週期有點長;第二,概率並不高。怎麼辦?他立刻調整方向,自尋市場投資。浙江本地企業有興趣,經費就有了,成果轉化水到渠成,創業獲得良好開局。
徐銘恩在尋找科研經費時“找市場”的做法,有其個人因素,即“克服路徑依賴”的可貴心態——採訪時,他曾隨口誦出美國詩人的一首詩作,“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一片森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卻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更具啟示價值的是,創業之前他專注基礎研究、百折不撓的定力中,實際蘊含著科研工作者洞察社會需求、判斷新技術發展方向的自信。
萍疾�7日在官方網站發佈了《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該方案稱,政府將通過撤、並、轉等方式,對現有科技計劃進行整合。
有人驚呼:“科研經費的錢袋子要大動了!”也有人説,政策再怎麼變,結果也是“有人分到一頭豬,有人分到一片肉”。分不到的人怎麼辦?不妨找市場,市場最公平。與財政科研經費相比,眾多企業和社會的創新需求是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