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北京郵電大學用假火車票套取科研經費被查

  • 發佈時間:2014-08-03 10:58:3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雷嘉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在今年初國務院有關科研經費管理的一紙通知下發後,近日,科技部在官網上通報了近期發現的4起違反科研經費管理規定的典型問題。北京惠眾實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北京郵電大學等都出現在了涉及單位名單上。這些單位有的使用大量假發票列支科研經費,有的自行增加預算外單位並違規外撥經費。科技部點名通報有關科研經費的問題,近年來尚屬首次。

  科技部此次通報的4起問題涉及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涉及的科研課題項目也多是“國字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的項目,因此涉及的科研經費都不少。例如,大連三維傳熱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科技支撐計劃“城市生態化公共照明與低碳建築技術研究及示範”課題(編號2012BAC05B01)的承擔單位,被發現挪用科研專項經費407萬元,並向檢查人員提供虛假財務資料。北京郵電大學作為唯一被單獨點名的高校,其多個下屬學院承擔的課題存在勞務費和專家諮詢費發放不規範且金額較大、以虛假火車票報銷差旅費、以零餘額賬戶串戶使用資金、關聯交易等問題。

  依據國家有關規定,4起問題中涉及的單位和個人都已經受到處理。最嚴重的已被追回撥付的全部專項經費,並被取消3年內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的申報資格。

  對於這次通報的違規問題,科技部“希望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單位和廣大科研人員引以為戒,站在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高度,管好用好財政科研資金,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科技部強調,科研項目的課題承擔單位必須認真履行法人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加強財務報銷審核,規範資産購置、材料採購、出入庫管理等方面的流程,切實保障財政科研資金的安全,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今後在各類檢查、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將予以嚴肅處理,並向社會公開。

  案例

  北京惠眾實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大量假發票列支科研經費

  該公司是農業部規劃設計院承擔的科技支撐計劃“成型燃料産業鏈技術整合與村鎮集中供熱示範”課題的合作單位。檢查發現,在抽取該公司列支財政專項經費的42張發票中,有28張假發票,財務管理存在重大缺失,法人責任落實不到位。決定對北京惠眾實科技有限公司予以通報批評,責成該公司完善內部控制和監督制約機制,限時整改,並通告項目與課題組織單位、所在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門。

  大連三維傳熱技術有限公司

  提供虛假財務資料、挪用科研經費

  該公司承擔科技支撐計劃“城市生態化公共照明與低碳建築技術研究及示範”課題。檢查發現,該公司挪用科研專項經費407萬元,並向檢查人員提供虛假財務資料。決定終止大連三維傳熱技術有限公司承擔的科技支撐計劃該課題,追回撥付的全部專項經費,取消該公司3年內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的申報資格,通報批評,同時通告項目組織單位、所在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門。

  四課題組違規增設

  670萬預算

  對“農業生防微生物製劑的合成與作用機理及定向改造”項目經費的財務驗收中發現,該項目中的4個課題,分別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承擔的02課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承擔的04課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承擔的05課題,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承擔的06課題,自行增加預算外單位共計9家,違規外撥經費合計670.37萬元,並未按要求整改。決定取消上述02、05、06課題負責人今年、04課題負責人明年國家科技計劃和專項項目申報資格;同時責成上述4個課題的承擔單位自收到驗收結論之日起,2個月內完成違規外撥資金的上繳工作,並與其他問題的整改情況一併報送科技部。未按要求整改並如數上繳資金的,將取消單位明年國家科技計劃和專項項目申報資格。

  北京郵電大學

  以假火車票套取科研經費

  檢查發現,北京郵電大學資訊與通訊工程學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CPON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設備研製”課題、電子工程學院承擔的支撐計劃“城市安全生産風險動態監管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課題、資訊與通訊工程學院承擔的國際合作專項“中芬基於LivingLab的智慧設計創新網路平臺研發與應用示範”課題及網路技術研究院作為合作單位參與的863計劃“新一代業務運作管控協同支撐環境的開發”課題,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存在勞務費和專家諮詢費發放不規範且金額較大、以虛假火車票報銷差旅費、以零餘額賬戶串戶使用資金、關聯交易等問題。對此,科技部已停撥了相關項目(課題)的經費,並責成該校進行整改。

  核心

  科研經費醜聞頻現

  已成彌補工資的“潛規則”

  按照公開的數據,2013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11906億元,其中企業研發支出佔76%以上。全社會研發支出佔GDP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2013年達到2.0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財政的科技支出已經從2006年的774億元增至2013年的2460億元,年均增長率約18%。在國家為科研出手越來越大方的同時,有關科研經費的醜聞也開始頻繁出現。手握重大課題的教授、研究員乃至院士們也掌管著鉅額的課題經費,如何讓這些經費真正都用在科研的刀刃上,而不是以各種形式落入私人腰包,成為科技界和整個社會關注的問題。

  針對這個話題,著名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昨天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個別科技工作者從合法的渠道拿不到錢,只好從非法的渠道去獲取,這是我國的工資制度不到位導致的。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和醫生、教師類似,如果只靠工資的話,勉強個人可以度日,但買不起房子,難以給妻小好的生活。“我已經退休了,很久不接觸科研經費了,但我知道,一些科研單位得到上級允許,把科研經費的一小部分按比例分給基層科研人員,以彌補工資的不足。所以,要防止科研經費中飽私囊,除了用科研經費的管理制度去堵,也要從工資制度這個根源著手。”秦伯益説。

  今年3月,國務院發佈實施《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要求建立完善覆蓋項目決策、管理、實施主體的逐級考核問責機制,實行全過程的科研信用記錄製度和責任倒查制度,對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例如,《意見》提出實行公務卡、銀行轉賬等非現金結算方式,以實現科研經費的“痕跡管理”,使資金的集中監管更為方便、高效。再如,《意見》還提出建立“黑名單”制度,將嚴重不良信用記錄者記入“黑名單”,階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請中央財政資助項目或參與項目管理的資格。《意見》要求,到今年底要基本建成中央財政科研項目數據庫,2015年底基本實現中央與地方科研項目數據資源互聯互通。

  《意見》一齣,在科技界和高校中引起軒然大波,尤其是在廣大年輕、基層的科技工作者中反響很大。在青年知識分子聚集的“水木清華”論壇上,當時討論《意見》的發言有幾千條之多。很多科研院所、高校中的年輕人認為,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每月只賺區區幾千元的他們已經夠清貧了,如果再失去科研經費的補貼,很難談得上“有尊嚴的工作和生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