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要著力解決借款主體軟預算約束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1-07 09:16:4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曹慧敏
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提及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形勢時指出,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接受新華網專訪,在提及當前金融體系可能面臨的風險和問題時,他表示,目前金融體系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由於微觀機制和融資渠道的缺陷,造成問題的原因包括一些借款主體的軟預算約束或大而不能倒的問題,下一步需要著力解決。
微觀機制和融資渠道的缺陷問題亟待解決
馬駿認為,目前金融體系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由於微觀機制和融資渠道的缺陷,許多資金滯留在一些使用效率低、杠桿率過高、加劇結構性失衡的産業和企業。相反,特別需要支援的一些三農、小微、綠色、科技企業等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尚未得到充分的支援。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十分複雜,包括一些借款主體(如一些地方融資平臺、國企、房地産商)的軟預算約束或大而不能倒的問題、對中小金融機構準入限制過嚴的問題、股票市場融資功能不足的問題、綠色金融體系缺位的問題等等。
馬駿指出,下一步要著力解決的就應該是這些深層次、結構性的問題:比如,要治理地方政府的軟預算約束,需要建立全口徑的地方預算體系,用法律和透明度來制約地方政府的過度負債,用PPP融資模式來幫助地方政府降低杠桿率;
要治理國企的軟預算約束,就必須加速推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並允許一些違約案例來打破剛性兌付的市場預期。
在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方面,有必要放寬服務於小微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如村鎮銀行)的準入管制,拓寬中小企業股權融資的渠道。
在推動綠色投資方面,有必要從建立專業機構、提供政策支援、培育金融基礎設施和法律環境等幾個方面來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審慎分析經濟金融風險指標 建立預警體系
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提及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形勢時指出,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馬駿認為,“關於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風險包括了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産等領域所面臨的金融風險。
他進一步解釋,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和杠桿率從2009年開始上升較快,許多房地産開發商的杠桿率在國際比較中也屬較高。與這些領域相關的一些金融工具,如為地方平臺和房地産融資的一些透明度較低的信託等理財産品在某種意義上還放大了這類風險。
除此之外,在國際市場上,如果美國2015年加息的力度和速度超過預期,有可能導致一些新興經濟體出現資本外逃和匯率波動;大宗商品價格(如石油價格)的大幅波動已經使俄羅斯等國面臨了嚴重的經濟困難。這些問題,都可能通過影響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表現以及國際資本流動等渠道來影響我國的進出口和國際收支,也可能會對一些對國際金融産品和大宗商品價格較為敏感的企業造成衝擊。
因此,馬駿認為,關於防範風險,首先應該嚴密觀測和審慎分析各种經濟與金融的風險指標,在風險較大的領域建立預警體系。
在制度層面,應該通過推動硬化地方政府預算約束、將債務融資陽光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等方式逐步降低地方政府的杠桿率。
關於房地産,有必要穩定預期,釋放合理的購房需求,避免房價大起大落。
馬駿指出,對於來自國際上的風險,我國應該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一起,繼續推動國際金融與貨幣體系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更為靈活的流動性支援體系,幫助新興市場國家應對過度短期資本流動所帶來的外部衝擊。
在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層面,應該有效使用風險對衝工具來防範各種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