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經濟新常態:不以GDP論成敗

  • 發佈時間:2014-12-17 14:31:54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戴曼曼  責任編輯:王斌

  12月13日至14日,由《財經》雜誌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國內外經濟界大佬雲集,圍繞著“新經濟 新平衡”為主題,共同探討增速換擋期的中國經濟熱點問題。如何理解中國經濟新常態?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原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GDP不是成為決定經濟新常態成敗的指標,應該綜合GDP與環境、單位GDP能耗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等幾個綜合因素來考慮。

  GDP應與就業收入疊加考慮

  如何理解經濟新常態?黃孟復認為,最樸素的理解,就是中國經濟告別了9%到10%的高速發展,下降至7%左右GDP增速狀態,“不過這個認識是不全面的”。

  “如果中國強行要維持10%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會把我們30多年來發展中的負面因素暴露出來。”黃孟復認為,中國政府應該下定決心讓GDP成為一個預測性指標,而非指標性,“GDP不是一個決定最終成敗的指標”。

  那麼經濟新常態下,還有哪些指標要和GDP一起疊加考慮?黃孟復認為,就業指標、經濟結構調整、環境以及城鄉每人平均收入的增速將共同形成經濟新常態下的指標。

  未來:出口向上,房地産向下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論壇上預計,明年我國經濟增長將同時面臨上行和下行的壓力。從需求面來分析,一個主要的上行動力來自於出口,主要是由於國際經濟復蘇,明年我國的出口增速可能會比今年高一些。

  下行的壓力則來自於房地産開發投資將繼續減速。今年1-10月份,我國商品房銷售同比下降7.8%,意味著在未來幾個季度中房地産開發投資的增速將面臨下行壓力。

  展望全球,美國或于明年中期加息,歐洲和日本將繼續加大寬鬆,中國的貨幣政策走向會如何?馬駿認為,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調子來看,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即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這個基調不會變。不過具體到操作上,肯定會靈活運用各種政策工具,來保持貨幣信貸增速的合理和保持流動性的合理。

  股市:中國買家熱情高過外資

  近期節節高股市也成為此次論壇上的一個焦點。高盛亞洲投資管理部董事總經理哈繼銘表示,此次股市上漲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過去股市上漲,基本上投資者都是用自己的錢在買,但這次融資的量很大。”

  此前據媒體測算,最近股市融資量佔到當日交易的17%,哈繼銘則表示,實際數字應該在27%。哈繼銘分析説,因為只有900隻股票可以融資,如果用融資量和可用來融資購買股票的當日的總交易量相比,這樣計算,融資比例是相當高的。

  哈繼銘指出,現在融資的存量佔整個可融資股票的市值的比例達到9%。這個比例美國最高的時候,是3.4%。台灣在IT泡沫破滅之前最高達到7.8%。哈繼銘提醒,這樣一種用融資的方式來炒股,“漲得快,跌的時候大家恐慌性也會比較強。”

  不過對於有分析稱最近中國股市存在外資炒作,哈繼銘卻不認同。他表示,從當前資金流動變化來看,外資在賣,主要買家是中國投資者。以12月1日到5日為例,這一週從A股市場上流出的外資達到22.5億美元,説明國內投資者的投資熱情遠遠高於外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